东南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基于生物的解决办法的区域视角报告(英文版)
今天分享的是:东南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基于生物的解决办法的区域视角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64页
《东南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基于生物的解决办法的区域视角报告》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深入探讨了东南亚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发展状况,涵盖生产潜力、经济评估、区域视角及建议等方面。
1. 生产潜力:东南亚农业和林业资源丰富,SAF生产潜力大。但仅依靠现有残渣和废料难以满足需求,未来还可能面临其他行业竞争,如航运业对生物甲醇的需求会减少用于生产SAF的原料。利用未充分利用的低碳土地种植能源作物是替代方案,不过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同时关注作物选择和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2. 经济评估:研究聚焦于HEFA - SPK、FT - SPK和ATJ - SPK三条SAF生产路径,以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结果显示,SAF生产成本在不同国家和生产路径间差异显著,马来西亚FT路径的资本支出最高,印尼的HEFA和FT路径资本支出较低,HEFA技术因依托现有可再生柴油技术,前期发展更具可行性。目前,SAF的最低喷气燃料销售价格(MJSP)仍高于化石燃料,大规模应用需要政策支持和外部投资。
3. 区域视角:东南亚各国SAF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较为领先,已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国际上,CORSIA推动了SAF发展,但全球政策尚不完善。东南亚在SAF发展中面临原料供应不平衡、可持续性等问题,不过“书和索赔”系统有望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区域外国家对东南亚SAF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
4. 发展建议:为推动东南亚SAF发展,需要建立跨部门和区域协调框架。跨部门框架方面,要保障残渣和废料供应,明确能源作物种植准则,重新评估原料分配,加强政策协调。区域协调框架方面,要完善区域贸易框架,促进区域合作,根据各国差异制定政策支持,确保资源合理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发展SAF机遇与挑战并存,需各国协同合作,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