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人的天要塌了

2025-02-2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投行人的压力本来已经很大,没想到人工智能的涌现,更是加速了投行人的行业风暴。

️一、风暴前夜:数据背后的失业预言

️2025年,人工智能的浪潮已不再是科幻小说的预言,而是一场正在吞噬传统金融就业版图的现实。

高盛在曾 2024年的一份报告中直言, ️全球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将受到 AI自动化的威胁 ,其中金融业首当其冲。

而彭博智库(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调研更为尖锐:未来三到五年内,全球银行业将削减 ️20万个岗位 ,后台、中台及运营部门风险最大。

这些数字背后,是投行人熟悉的场景:曾经依赖人工的财务建模、风险评估、客户报告撰写,正被 AI算法以毫秒级的速度替代。花旗银行甚至测算, ️银行业 54%的岗位存在 “自动化潜力 ”

摩根大通 CEO杰米 ·戴蒙的预言更显冷酷: “你的孩子或许每周只需工作三天半,但前提是他们能活到 100岁 ——而你的岗位,可能活不过 AI的下一次迭代。 ”

️二、解剖 AI的 “屠刀 ”:哪些岗位正在消失?

️1. 中后台的 “效率革命 ”

投行的中后台历来是人力密集的 “成本中心 ”。 AI的入侵从最可标准化的环节开始:

  • ️财务建模与数据分析:传统分析师需数日完成的财务模型, AI工具如 OpenAI的 “Deep Research”可在几分钟内生成,并附带多维度风险提示 2。

  • ️客户报告与路演材料:生成式 AI已能根据财报数据自动生成逻辑严密、格式精美的投研报告,甚至模拟不同分析师的行文风格。

️2. 前台业务的 “隐形替代 ”

即便看似依赖人际关系的岗位, AI也在悄然渗透:

  • ️交易与投资决策:量化交易早已是 AI的天下,而生成式 AI正进一步介入主观投资领域。例如,摩根大通的 AI系统可通过分析非结构化数据(如财报电话会录音、社交媒体情绪),生成对冲策略建议。

️三、幸存者偏差:谁能在 AI时代活下来?

AI并非 “全员绞杀机 ”,其真正颠覆的是 “可编码化 ”的工作逻辑。

未来的投行职场将呈现两极分化:

  • ️“无用阶层 ”的诞生 :重复性高、创新性低的岗位加速消亡。彭博智库调研显示, ️25%的银行机构预计员工总数将减少 5%-10%

  • ️“超级个体 ”的崛起 :两类人才成为稀缺资源:

    1. ️AI驯兽师 :精通算法调优、能结合业务场景设计 AI解决方案的复合型人才。例如, DeepSeek的 MoE架构(混合专家模型)需要既懂金融又通算法的跨界专家。

    2. ️人性化服务者:高净值客户对 “人性温度 ”的需求不降反增。擅长情感洞察、资源整合的私人银行家,或是精通 ESG(环境、社会、治理)叙事的顾问,将成为不可替代的 “AI补充者 ”。

️四、血泪案例:华尔街的 AI转型阵痛

  • ️高盛的 “瘦身计划 ”: 2024年,高盛将亚洲区投行部的初级分析师团队裁减 30%,转而部署自主开发的 AI投研平台 “Marquee”。一名幸存者坦言: “现在,我们更像是 AI输出的 ‘质检员 ’,而非分析师。 ”

  • ️摩根大通的 “人机共生 ”实验 :该行在 2024年推出 AI助手 “COiN”,接管了 1.2万名法律与合规员工的工作。但与此同时,新增了 “AI伦理审计师 ”“人机协作流程设计师 ”等岗位。

  • ️中国券商的 “平权革命 ”:借助国产大模型(如 DeepSeek、通义千问),中小券商以极低成本部署智能投顾系统,打破了头部机构的服务垄断。

️五、破局之道:投行人的五大生存法则

️1. 从 “工具人 ”升级为 “架构师 ”

不再满足于使用 Excel或 Wind终端,而是学习如何设计 AI工作流。例如,掌握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将模糊的业务需求转化为 AI可执行的指令。

️2. 深耕 “不可编码化 ”的能力

  • ️复杂谈判与危机处理: AI无法模拟人类在并购谈判中的临场博弈,或应对突发舆情的公关智慧。

  • ️跨界资源整合: AI擅长数据分析,但跨行业资源(如政商关系、产业链人脉)的串联仍需人类主导。

️3. 拥抱 “AI+行业 ”的垂直赛道

金融与 AI的融合催生新职业:

  • ️AI合规专家 :确保算法决策符合监管要求(如欧盟《 AI法案》)。

  • ️数字资产架构师:设计基于区块链和 AI的金融产品(如智能合约基金)。

️4. 向 “技术型业务领袖 ”转型

未来的投行高管需兼具商业洞察与技术素养。不妨参考 Meta CEO扎克伯格的路径: 2025年, Meta计划投入 ️600-650亿美元 用于 AI基建,其战略核心正是 “业务领袖驱动技术落地 ”。

️5. 建立 “终身学习 ”的生理本能

AI技术的迭代周期已缩短至 ️6-12个月 12。投行人需像刷新 Bloomberg终端一样刷新知识库:从学习大模型微调( Fine-tuning),到关注量子计算对加密资产的冲击。

️六、在 AI的灰烬中重生

投行的黄金时代或许正在落幕,但金融业的未来从未如此开阔。

当 AI撕碎旧秩序的铠甲时,真正的勇者会看到: ️那些无法被算法量化的价值 ——创造力、同理心、对不确定性的敬畏 ——才是人类最后的护城河

️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更了解人性。

正如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手稿中写道: “一旦你尝过飞翔的滋味,行走时也会仰望天空。 ”

️投行人,是时候收起对过去的眷恋,飞向 AI时代的苍穹了。

️未来,已来。

️对此,您怎么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