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教授杨强去世,年仅55岁已头发花白,半年前还在指导学生!
2月22日,科研圈传来噩耗,哈工大教授杨强因病去世,年仅55岁。
哈工大发布了讣告,透露杨强教授是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17日下午6点多在上海离世,结束了短暂而璀璨的一生。
得知杨强教授的离世,大家纷纷留言缅怀,感慨其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真正贡献的人。
的确,杨强不止哈工大的教授,也是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的副所长。他还参加了中国首部新体制雷达研制,拿下了很多的奖项。媒体评价杨强的离世是“国防科研战线的重大损失”。
虽然为我国的新体制雷达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杨强教授十分低调,网上的照片也不多。但从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中能看出,才55岁的杨强教授头发已经花白了。他戴着眼镜十分斯文,眼角下垂看着十分温良,应该也是一位好老师。
才55岁就离开了人世,网友也表示十分惋惜。从哈工大的账号中能看到,去年4月份的时候,杨强教授还出席了学校的专题讲座——新体制雷达引进深远探测新篇章。
当时杨强教授穿着藏青色的羽绒服,打扮休闲,看着还十分精神。谁曾想一年不到,却传来了他的噩耗。
去年7月份,杨强指导的学生还拿下了“华中数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由此可见,杨强一直活跃在科研圈,不止自己搞研究,还培养了很多人才。实在令人钦佩。
这些年,杨强多次在讲座、论坛上发言,还曾登上影片。每次露面,他总是温文尔雅的模样,但早在几年前,他的头发就已经是花白的了。
当大家都在关注娱乐圈明星的逝去时,也有人在关注教育圈和科研圈的这些“明星”。
2025年伊始,我国科技界接连痛失英才。1月初,年仅47岁的无人机专家张代兵因创业压力骤然离世,他曾研制国内首台蛇形机器人,却在资金链断裂与债务重压下走向绝路。
30岁的同济大学博士生杜梅抗癌期间坚持科研,最终未能站上梦想的讲台。
这些案例折射出科研工作者在攀登科技高峰时面临的健康透支与精神重负——杨强55岁早逝的病因虽未公开,但其️花白须发与常年高强度工作状态已暗示了科研生涯的艰辛。
从黄旭华到杨强,从军工泰斗到中青年骨干,他们的离去引发社会对科研生态的深刻反思。当公众为娱乐明星的离世唏嘘时,️这些“隐身”于实验室、书写国家硬实力的科学家更值得被铭记。
正如网友所言:“️闪耀的科研成果背后,是无数深夜灯光下佝偻的背影。”唯有构建更人性化的科研支持体系,方能避免英才早逝的遗憾,让科技之火持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