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有“耳” 云端有“脑”
一年春来早,万事农为先。2月19日,在项城市三店镇盛营村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一场“智能水肥、数字植保、云端管理”的春管新模式正热闹进行。
放眼望去,长达200米的平移式喷灌机正舒展银色“臂膀”,旋转喷头吐出细密水雾,宛如细雨滋润着麦田。每台机器配备约100个可调喷嘴,能精准控制灌溉范围,较传统漫灌节水40%。与此同时,喷杆喷雾机沿着麦垄缓缓前行,将化肥均匀地喷施到小麦根部。智慧农业平台如同麦田“健康管家”,通过手机App,农户们可以实时掌握麦田的灌溉、施肥情况。
目前,在项城市,108万亩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除完善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外,集互联网、气象监测、土壤检测等于一体的线上智慧农业系统已在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得以应用。
项城市高标准农田调度中心技术总监韩纪华介绍:“智能灌溉系统不仅省时省力,还实现了节水高效。每个井的编号、位置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测,等到浇水时,用水量、用电量都可以显示,哪个井坏了也都能显示。还有一个土壤墒情检测设备,通过它检测土壤的养分、湿度、水分等信息,然后通过物联网5G信息化手段传输到大屏上进行分析。基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有效地对土壤进行灌溉、施肥、养分补充等操作,为农户提供更清晰、更直观的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农作物。”
盛营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红春说:“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在手机上查看旱情、病虫害等信息,需不需要打药、浇水,手机上一看便知。现在利用高科技灌溉农田,比以前人工浇地省人力、省钱、省时间,又高效。”
当下,项城市的小麦尽管苗情良好,但项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闫鹏威仍然提醒农户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开展春灌工作,并针对当前小麦生长情况,除了浇水施肥外,春季田间管理还要以控旺长、防冻害、防治病虫草害为重点。要做到看天调整灌溉时间,看苗增减施肥量,看墒控制浇水量,特别要注意防范倒春寒。同时加强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小麦红蜘蛛、蚜虫防治工作,要因苗施策、分类管理,确保小麦健康成长。”
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项城市的农业气象监测、土壤墒情检测、病虫害监测等高科技设备“全员上阵”,从播种到收获,各种实时监测数据被抓取收集,再通过物联网监测系统上传至同步建成的“智慧粮田”运管平台,百万亩麦田实现了“精准把脉”、因苗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