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科生物| 大鼠遗传性高血压模型构建方法分享!
来源自公众号:睦科生物
大鼠遗传性高血压模型构建细节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人类高血压病的主要类型,占比高达95%。由于人体研究存在诸多限制,实验动物模型在相关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接近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SHR大鼠的高血压由多基因遗传决定,其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高度相似。该模型无需特殊饲料即可自然发病,4-6周龄血压开始升高,16周龄收缩压可达160 mmHg以上,发病率为100%。此外,SHR大鼠还会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等,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类似。
️01 实验动物
雄性SHR大鼠,4-6周龄
️02 造模过程
实验动物选择
■ 品系:选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该品系大鼠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接近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
■ 周龄:选择4-6周龄的雄性SHR大鼠,因为此阶段大鼠的血压开始升高。
■ 对照组:同时选择同周龄的雄性Wistar Kyoto(WKY)大鼠作为对照组。
饲养条件
■ 环境:将大鼠饲养在温度21-27℃、相对湿度40-70%的环境中。
■ 饲料:给予普通饲料,无需特殊饲料即可自然发病。
■ 饲养周期:观察周期至少为16周,因为16周龄时SHR大鼠的收缩压通常会超过160 mmHg。
模型鉴定
■ 血压测量:采用尾容积法测定清醒状态下大鼠的收缩压。正常血压范围为85-115 mmHg,模型组大鼠血压比正常组高20 mmHg以上且高于115 mmHg的可判定为成功的高血压模型。
■ 并发症观察:在饲养过程中,还可观察大鼠是否出现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等并发症,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
■ 饲养管理:确保饲养环境的稳定性和清洁,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大鼠的健康状态。
■ 个体差异:虽然SHR大鼠的高血压发生率为100%,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定期监测血压。
■ 伦理合规:实验过程中需遵循动物实验伦理原则,确保动物福利。
️03 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梁倩,张月,陈媛,等.有氧跑台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OL].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形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图A)相比,模型组(图B)颈动脉组织呈现显著病理改变:内皮细胞边缘粗糙,内皮完整性受损;中膜层显著增厚,其内部纤维组织结构紊乱,部分纤维断裂;此外,中膜及内膜区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提示局部炎症反应活跃。这些病理特征表明,模型组颈动脉已发生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性改变,与高血压相关血管病变的病理特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廖承谱,曾学文,辛田田,等.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关血管形态学及MCP-1/CCR-2通路的影响[J].
参考文献:
[1]梁倩,张月,陈媛,等.有氧跑台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OL].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1-10[2025-02-0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540.R.20250124.0853.002.html.
[2]廖承谱,曾学文,辛田田,等.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关血管形态学及MCP-1/CCR-2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9)
:39-45.DOI:10.13422/j.cnki.syfjx.20192039.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FUfzSaRkbYS3xpLsiiUP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