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首发量子芯片Majorana 1,微美全息斩获量子算法新成果开启AI融合路径
获悉,2 月 20 日,科技巨头微软(MSFT.US)发布了一款新型量子芯片Majorana 1,宣称它证明量子计算“将在数年内而非数十年内”实现,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发布Majorana 1量子芯片
微软称,Majorana 1芯片能够容纳高达百万个抗错误拓扑量子位,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拓扑导体材料,这一技术革新为实现实用型量子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据微软预计,拓扑导体不仅能够创造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拓扑态,还能够生成更加稳定的量子比特,这些量子比特具备快速、小型化和数字控制的特性。在2035年之前,Majorana 1芯片还将达成六个关键的技术里程碑。
与此同时,我国量子科技研究也迎来突破性进展。《自然》杂志2月20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
科技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事实上,量子计算有望执行当今传统的二进制计算系统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并可能在生物医学、化学和天体物理学其他许多前沿研发领域中解锁新的理论发现,这些领域中的分子组合近乎无限,传统计算机难以应对。
️量子计算成推动AI发展的核心力量
值得一提,量子计算的未来,大概率将是加速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的核心引擎。量子计算不仅可以加速AI大模型训练过程,解决AI推理系统中一些依靠传统算力无法解决的计算难题,甚至有可能在未来通过量子神经网络等融合“AI+量子”的全新技术推动更高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
这使得量子计算具备巨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指数级加速能力,这些能力对于人工智能训练/推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全面推向市场来说可谓提供宛如“开挂”般的助力,未来与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且可能实现生产率升级浪潮。
因而“AI+量子”目前处于最前沿研究与探索领域,这两者的深度融合,或将是量子计算这一全新加速机计算模式落地大规模实际商业用途的最终目的地。目前“AI+量子”硬件端上,大模型将能够借助“量子计算加速范式”,实现更快速地处理复杂模型,从而推动行业的创新步伐呈现指数级加速。
️微美全息完善“AI+量子科技”战略布局
随着布局量子计算的科技巨头越来越多,量子领域的“奇点时刻”越来越近。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作为一家领先的全球全息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商,宣布开发了一种用于模拟高度相关自旋系统的创新"全息"量子算法。目前,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基态准备和动态演化,同时显著减少对量子比特资源的需求。
据了解,自旋系统的基态和动态演化是量子物理和材料科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微美全息开发的全息量子算法基于矩阵乘积态(MPS)与量子通道之间的等价性,通过部分测量和量子比特重用技术,它显著减少了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量。
另外,微美全息加快在“AI+量子科技”领域的布局体现了其对前沿技术融合的前瞻性战略,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场景落地”的层层推进模式,将量子计算的高并行性与AI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通过EEG、fMRI等技术采集大脑数据,利用量子计算解析意识状态,应用于诊疗、AI交互优化等领域,形成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
️结语
不可否认,微软此次发布的“Majorana 1”量子芯片,是量子科技史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量子计算作为一种前沿科技,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而被寄予厚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将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切,都始于今天的每一步创新,那就期待科技带给大家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