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效益:集中太阳能利用局部容量
今天分享的是:可再生能源效益:集中太阳能利用局部容量
报告共计:56页
《可再生能源效益:集中太阳能利用局部容量》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探讨集中式太阳能热发电(CSP)行业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效益、价值链需求及发展建议。
1. 行业趋势:过去十年,全球CSP容量显著增长,从2010年的1.2GW增至2025年的约6.4GW,但近年增长放缓。早期美国和西班牙率先发展,如今中国在太阳能塔技术领域崛起。CSP成本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部分可再生能源。其发展受政策影响大,如西班牙的feed - in tariff政策推动了行业发展,拍卖机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2. 价值创造机会: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CSP容量需达196.7GW,2050年需达872.6GW,这将带来大量投资和就业机会。CSP可增强能源安全,其储能和稳定电网的特性为电力系统创造价值,且本地价值创造潜力高,在EPC和O&M等环节就业机会多。
3. 发展要求:CSP项目从规划到退役涉及多个环节。规划阶段需评估选址、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对劳动力技能要求多样。EPC阶段是关键环节,需专业技术知识和资源协调。制造环节关键组件供应商分布全球,本地制造能力有待提升。运营维护阶段需保障发电厂运营完整性,注重本地化。退役阶段要做好规划、拆除、设备废物处置和场地清理工作。
4. 案例研究:西班牙和南非是CSP发展的典型国家。西班牙凭借有利气候、广阔土地和支持性政策,CSP行业发展早且规模大,但面临资本投资高、政策不稳定等挑战。南非太阳能资源丰富,政策推动其CSP发展,当地工业也为其提供潜力,但也存在资本投资需求大、成本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5. 结论与建议:CSP部署潜力巨大,为推动其发展,需制定明确可再生能源目标,明确可调度可再生技术目标,授权本地内容并激励采购,培育本地供应链,提供融资和投资激励,鼓励创新研发,促进技术转让交流,推动社区参与规划决策。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