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无法救场,分歧进一步加剧!
周末发酵最厉害的就是微信接入DeepSeek,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相关板块会全面发力了?今天给大家讲一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重要提示】,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持续爆发
最近,有消息称,微信正在灰测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对此,腾讯方面2月16日回应记者称,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在灰度测试范围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字样,
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可以说周末最大的王炸,腾讯的微信正式接入DeepSeek。
微信用户可是10亿+,只要成功接入,那全球范围内没有比DS用户更多的大模型!
这段时间,华为、阿里巴巴、百度、三大运营商、腾讯都接入DeepSeek,这是目前国内最强的巨头!
DeepSeek横空出世不到一个月,就得到了所有巨头的支持,这叫国运级的产品。
️二,分化还要加剧
所以,很多人说,有了AI的助力,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无疑是利好,
但是,有一点大家不要忘了一点,上周市场已经明显出现分化,再想要迎来全面行情,简直太难了。
不说这个周末,从节后开始市场消息都是满天飞,
就有很多投资者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了,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叶障目。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在股票市场中不就是谁有定价权谁有话语权吗?
而定价权只会掌握在机构资金手里,所以,我们只需要看清楚机构资金的动作就行了。
很多人都会觉得机构投资者的动作和散户完全不同,而且很难察觉出来,
确实,这不得不承认,但 随着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用大数据工具来帮忙,
它可以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
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就像下面这两只股票:
看上面这两只股票,回头看我们都知道右侧股票表现更好,但回头看终究是没有用的,
在当时,一只是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出现的上涨信号,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股票要好起来了,但结果一买进去就开始下跌,
另外一个是经过多天上涨之后出现的调整,很多人都觉得要收手了,结果导致踏空,
这就是股票市场中的常态,也正是牛市中不赚钱的原因,但如果看清楚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看下图:
图中橙色柱体所展示的,是我运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里,能够体现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 「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直观地展现了机构资金进行交易的意愿。
要是 「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也就表明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充裕,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结合「机构库存」数据再看这两只股票,在你以为左侧股票出现积极信号时,实际「机构库存」数据早已消失,
在你以为右侧股票要调整时,「机构库存」数据却是持续活跃的状态,这也就说明机构资金是积极参与交易的。
如果能看清楚这一点的话,很多时候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三,重要提示
当行情接近前期高点的时候,市场就愈发折腾,这种时候不要想着自己的股票可以一劳永逸的涨下去,而是要明一点,机构资金一定是有所选择的,但目前市面上很少有这种对机构行为的全局性分析的数据,我是坚持每天都在看的,一方面知道如何去布局,毕竟散户跟着机构,胜算总是大一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少踩雷。看下图:
上图是2月14日的机构行为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个股数量很多的,但真正持续参与的(「机构库存」数据活跃10天以上)其实是明显折半的,所以大家必须要认清楚。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