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融新视界|第5期:他们,在飞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2025-02-1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开栏的话

数字技术的革新、传播生态的巨变,催促传统媒体加快革新的脚步,融合新闻应运而生。新闻报道形式从单一的文字、图片转向,借助视频、H5、SVG等多元呈现方式,为受众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在本学期孙熙老师主讲的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融合新闻方向“融媒体报道实务”课程中:立足校园,同学们关注女子 ️垒球队的成长轨迹,关注 ️民航飞行员的培养路径,关注摆渡于 ️通勤路上的大学生,关注 ️校园代经济的崛起与隐忧,关注 ️“死亡游戏”的悄然蔓延;走出校园,他们关心 ️中老年“北漂”的社保问题,关心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关心 ️陪诊服务的兴起,关心 ️代际间对婚姻的不同理解……

我们坚信,真实自有万钧力,希望通过这些“跑”出来的新闻报道,让受众注意到扁平世界中的沟壑,感受到融合新闻报道如何让你我更好地相遇相知。

基于此,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微特推出《MUC融新视界》专栏,陆续推送和展示学生团队的课程作业,欢迎学界业界同仁们关注和指导。

▶︎本文 3745字,阅读约 8分钟

2024年10月,一年一度的民航招飞陆续启动。根据目前国内22所招飞院校发布的招生计划来看,2025年民航飞行学员的招收规模约 ️2042人,而全国高考人数要增至 ️1400万人 。这意味着,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学员是 ️“万里挑️一️”的事情,可谓凤毛麟角。

在大众印象中,飞行员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常常与 ️“高薪、酷炫、体面”等高大上的词汇紧密相连。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职业其实是神秘而陌生的——他们真的有百万年薪吗?他们在此之前要经受多久的训练?他们又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联系了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飞行学员。四年前,他们满怀憧憬踏上了漫漫学飞路—— ️程哲曾因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一度想要停飞退学;康峰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在航校力争上游;龙宇轩则在理论与训练的夹缝间开拓探索️。

这些飞行学员们,一边面对社会的追捧,一边接受着飞行的考验与成长的痛楚。下面让我们走近他们的故事,让真实的代替幻想,让神秘的逐渐清晰……

️1

️他们因何与飞行结缘?

️飞行进度

️程哲从小就有一个当飞行员的梦想️。“初三的时候,一个招飞宣讲团来到我们学校,说通过体检就能成为空军飞行员的后备军,我当时激动得不得了。”程哲说。

临近中考之际,程哲跟着妈妈到处参加体检,不仅通过了一轮轮的初检与复检,中考成绩也达到了统招分数线50分以上的基本要求,如愿进入了省实验的军航航空班——这是培养军队飞行员的“预科班”。

航空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淘汰率高,对身体条件要求特别严格,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全身体检。稍有不慎,这条飞行道路就会随时走到头。

“高二年检,我被查出近视200多度,拿到体检单的那一刻我既错愕又懊悔,自己再也当不了飞行员了......”程哲回忆道。

转入普通班后,程哲心情特别低落,以为自己永远与飞行无缘了。但高考前夕,之前航空班的教员给他带来了意外消息——“北京一群重点高校的飞行技术专业没有招满,你可以去试试。”那时候,程哲才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走民用航空的路。

️民航招飞标准相比军航来说并不高,近视不超过450度都可以上机飞行,戴眼镜也不影响驾驶操作。就这样,高考后,程哲如愿被该校珠海学院录取,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飞行岗位。

与程哲不同,在招飞宣讲前,康峰就通过父亲的朋友得知了航空班招生的消息。面对宣讲,没有飞行梦的康峰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坦言 ️“可能大多数人来这儿是为了当兵,因为有飞行梦.......但我更多是为了当地顶尖高中的头衔。”

就读航空班可以就读当地顶尖的一所高中,对于康峰而言,即使高考没有考进航空大学,在高中期间他也能享受到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师资条件。所以,康峰表示自己一早就做了“两手准备”—— ️军航和民航两手抓

在2019年,康峰就参加了两所招飞院校的体检,并于2025年4月参加了复检,最终拿到了中飞院的offer。直到2025年5月的军航体检,视网膜被查出发生了生理性变化,康峰知道自己的军航道路该画上句号了……得益于前期的筹备,如今他已进入中飞院学习。

没有进入过航空班的龙宇轩走的是大多数民航飞行员的道路,他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经由 ️提前批计划来到了天津一所民航院校。

“当时听到招飞宣讲觉得蛮有意思,就想试试看。”龙宇轩笑道。 ️2025年该校飞行技术专业在当地招收20个人,龙宇轩就是其中的二十分之一

️招飞培养流程

像龙宇轩他们三人一样,通过高三招飞体检和高考后进入航空院校的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称为 ️“养成生”,除此之外,还有 ️“大改驾”️“大毕驾”等等,也就是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改学飞行技术专业。

总的来看,进入民航飞行的路径是很宽阔的。

️2

️怎样度过漫漫学飞之旅?

️飞行进度

养成生的培养是️“2.5+1.5”的模式,需要先在校本部进行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再进入航校进行一年半的飞行训练,不同的学校间培养模式会稍有差异。

飞行学员的理论课程设置很丰富,既有高数、物理等通识课,又有 ️飞行原理、气象学、空中领航等专业课。理论学习之余,体能训练也是他们的“重要一课”,除了中长跑、引体向上等常规项目,他们还有 ️旋梯、固轮和滚轮等专业训练。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学生进行滚轮训练

“第一次从滚轮上下来,我觉得天旋地转,差点吐出来。”康峰回忆道。但为了锻炼抗眩晕能力和身体平衡力,他们只能一次次硬着头皮上,不断在训练中调整自己。

理论学习期间,飞行学员们需要按序通过 ️私用、仪表、商用三个执照考试才能进入航校开启下一阶段的训练。因为综合成绩比较优异,康峰是最早一批进入航校的学员。他告诉我们:“当时我们班下航校的大概只有十个人,因为学习进度不同,其他同学在校本部待三四年的都有。”

幸运的是,康峰后来也成为了航校第一批单飞的学员。“直到现在,我还对单飞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那天起飞穿过云层以后,看到下面是翻滚的云海,几座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阳光打在驾驶舱的玻璃上。”康峰难掩激动, ️“ 那一瞬间,我觉得飞行是值得为之付出一辈子的事情。”

相比之下,程哲的飞行之路显得没有那么顺利,他在本部待了三年半才终于结束理论学习。

“我是在去年六月份下的航校,三年半的时间挺漫长枯燥的。”程哲面色凝重,“ ️其实前半年飞得特别不顺,总是被师傅针对,挨骂与打压是‘家常便饭’️。每次飞行前,我都有认真在准备,但师傅说我飞行态度不端正,根本不是学飞那块料儿。”

航校训练与理论学习类似,也要经历私照、仪表和商照三个阶段。和程哲同一批下航校的同学,已经在商二阶段了,而他还停留在仪表训练阶段,进度拉得很慢。

过大的心理压力让程哲一度想停飞,回到校本部 ️重修其他专业。但他最终选择坚持下来。“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我在飞行上已经投入了七年的时间,不该轻易放弃。 ️很多时候我憋着一股气,想着不能轻易停飞辜负自己。

十一月份,程哲换了一个师傅,这让他整个人的状态也松弛了很多。“现在一切都还是刚起步的阶段,后面的挑战更大,但我的心态反而更加平和了。若我能开好这个 ️‘三轮车’,应该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吧。”

️清晨上机

️午后训练

和程哲一样,龙宇轩也经历了磨合、调整的过程。

飞行学员们和普通大学生不同,要实行 ️准军事化管理——早上六点出早操,统一制服,集体走队列上课,睡前集合......这种紧凑而有规律的生活对龙宇轩而言是一种 ️束缚

“我是一个爱玩儿的人,但是除了周末很少能有自己的时间。”龙宇轩抱怨道,“ ️有段时间,我特别想家,但学校有规定,不能随便回去。当时是在校本部,大概一学期能回家一次,现在下了航校得一年后才能回家。”

为了丰富自己的飞行生活,龙宇轩先后加入了 ️校乒乓球协会、校广播台还有校主持团。那时候,龙宇轩最期待的就是能在晚饭后和协会的同伴一起打球。

“挥动球拍的一瞬间,我感觉一天的疲乏都烟消云散了。”龙宇轩说,“在广播台的实践也特别有趣,我播报过很多条新闻,也悄悄给室友放过他喜欢的歌。这些跟大家在一起的日子充实又幸福。”

️坚持与自恰,是飞行学员们的必经之路。当人人艳羡于他们的身份标签,惊叹于蓝天中一瞥而过的飒爽英姿时,他们也在经历成长。

️3

️变动不居的就业形势何解?

️飞行进度

飞行员真的有百万年薪吗?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时,康峰的回答几乎没有一秒钟的间隔:“唉,别信。”

飞行员素来有着高薪的标签,但事实上, ️他们并不都是年薪百万的,至少到机长以上才能有这样高的薪资水平,而想要成为机长需要飞行2700个小时以上。从航校学员到公司学员,再到副驾驶,再到机长,机长以上还有机长教员,每一个阶段的提升都伴随着严格的考核。对于普通飞行员而言,只是基础工资加飞行小时费和其他津贴,多飞多得。

“我们在刚入学时,每个人会跟不同的航司 ️签约,由它们承担我们的训练费用。如果一切顺利,在航校毕业后便可以直接入职;但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也可能面临着被‘解约’的风险。”康峰解释道。

根据《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5年民航旅客运输量比2019年下降了36.7%,此后两年,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因此,作为2020级入学的学员,康峰他们是很 ️“被动”的。

康峰说:“疫情之前,我们专业一直处于扩招状态。我所在的20级一共招收了2700多名学员。但因为疫情,航空公司自身的订单量减少,再加上培养一个我们这样的学员大概要花费70万,所以学员的培养计划也就相应地被压缩,到了24级只招收了1300人。”

在行业饱和的现实下,部分学员存在被“积压”的情况,程哲对此也感同身受。他表示,大家的飞行技术相差并不大,所以航司会“优中择优”, ️很多细节就成了关键的竞争因素,比如航空英语,比如心态。

值得欣喜的是,2024年,民航客运量回涨至6.2亿人次,较2022年上升了146.1%;货邮运输量也上涨了21个百分点。 ️在经历了三年“寒冬”后,民航市场在慢慢“回暖”。

“我对于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现在很多航司并不缺飞行员,缺的是优秀的飞行员,因此,我会不断提升自己。”龙宇轩如是说。“如果用两个词表达我对飞行的理解,我大概会选择 ️‘适应’与‘安全️’——适应压力,适应行业变化,同时把安全意识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

人生漫漫,每一次抉择都伴随着收获的欣喜与成长的考验,没有完全光鲜靓丽的职业,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坦途。选择飞行学员,意味着在周遭的掌声中刻苦于飞行训练,在众人的期待中保持应对前路未卜的初心。

️龙宇轩拍摄《光影下的青春》

22年的时候,龙宇轩和几个同学共同策划,拍摄了一个短片,叫《光影下的青春》,记录他们来到民航大学的这些年。片尾,他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永远热烈,永远尽享欢愉;永远心跳,永远年少青春

希望所有飞行学员们今后的飞行生涯亦是如此。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首图为采访者拍摄,滚轮图片源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方账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