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专题——低空“飞手”缺口达百万之巨
招商/产业/新质力量媒体平台
插图 | 无人机
1月14日,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举办的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研讨会暨首届无人机运营商大会上,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理事长张峰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当前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其中无人机(38.930, 0.51, 1.33%)操控员更是存在高达100万的人才缺口,由此引发了广泛的“考证热潮”
️低空飞行器细分市场:无人机
️/产业链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无人机产业链上游为无人机设计研发及关键原材料的生产,其中关键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两大类。️中游无人机整机制造包括飞行系统、地面系统、任务载荷系统三个方面,是无人机制造的核心部分,其中飞行系统包含动力系统、导航系统、飞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机体制造等,是无人机完成起飞、空中飞行、执行任务和返场回收等整个飞行过程的核心系统。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军用侦察、军用攻击、航空拍摄、灯光表演、农林植保、灾难救援、物流运输、电力巡检等领域。
从无人机产业链各环节代表性企业来看,上游主要包括炼石航空、宝钛股份、中国航天、泰和新材、会通股份等原材料厂商。️中游飞行系统主要包括威海广泰、零度智控等飞控系统企业,欣旺达、德赛电池、鹏辉能源等动力系统企业,易瓦特、中海达、观典防务等导航通信系统企业,以及中信海直、博云新材等机体结构件企业;任务载荷系统主要包括高德红外、华测导航、中海达等企业;地面系统主要包括大疆、华科尔、易瓦特等企业。无人机整机制造环节主要包括中航沈飞、航天彩虹、洪都航空等军用无人机代表性企业,以及大疆、极飞科技、零度智控等民用无人机代表性企业。
️/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2023—2024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198.7万架,比2023年底增加72万架;共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22万本,比2023年底增加13.9%。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达600余家,备案产品1800余种,产品数量超过170万架。近期发布的《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00亿至15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从无人机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四川以及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其中,军用无人机行业龙头航天彩虹、中无人机分别分布在浙江和四川,广东省无人机公司分布最为密集,但大部分是以民用无人机为主。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技术条件逐渐成熟以及下游消费需求释放的推动下,️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至2029年间持续上升,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2024-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5.6%。
️低空飞行器细分市场:eVTOL
目前,我国eVTOL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形成了包括系统、部件供应、飞机研发制造以及不同场景应用在内的产业链。国产eVTOL型号超过20种,其中一些已经完成了重要的飞行测试和认证。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2030年eVTOL/UAM行业将形成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40年,eVTOL/UAM行业规模可能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市场规模为43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28%。
️/eVTOL分类
根据运行模式,eVTOL可分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类别,或者载人、载客及兼容载人载客三种类别。
按照动力能源维度,eVTOL可分为全电动、混合动力两大类,全电动类别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三种,混合动力类别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锂电池+燃油两种。按照整机构型维度,eVTOL可分为单旋翼、多旋翼型、复合翼、矢量推进型等四大类,其中矢量推进型包括倾转旋翼、倾转机翼、倾转涵道三种。按照设计载荷维度,eVTOL可分为轻型(有效载荷100-200kg)、中型(有效载荷300-500kg)、重型(≥1000kg)三类。
️/竞争格局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约为32亿元,2026年有望增长至95亿元,eVTOL或能复制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奇迹。2024年全年,国内在eVTOL领域至少发生17起融资,融资轮次主要分布于B轮与Pre-B轮轮次。其中,至少15起融资的金额在亿元以上或近亿元。
️亿航智能在适航认证方面推进较快,成为全球eVTOL行业内首先集齐“三大通行证”的企业。峰飞航空VG2000CG货运eVTOL于2024年3月28日取得统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TC,与民航局受理其TC相隔约18个月,这是全球首个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
️/eVTOL发展趋势
eVTOL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提出2025试点、2035商用的时间规划。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面向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eVTOL等创新产品应用,️到2025年eVTOL实现试点运行,2035年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进一步推动eVTOL适航取证和应用示范,并对对eVTOL的电机、电池、eVTOL驾驶员、操纵员等专业人才培训等产业链及支线末线物流、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作出进一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