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为何强盗不敢去抢?强盗:我还不想死

2025-02-1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众所周知,任何消息都有其时效性,越是紧急的消息,时效性一般也就越短。在计算机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隔阂等都已消失不见,人们只需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就能让相隔甚远的两个人互相交流。

所以现在的人们根本就不会有无法及时传递消息的困扰,毕竟现在人人都有手机,而且只要有电有网,距离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大都只能依靠书信来传递消息,朝廷也不例外。如果事态十分紧急,朝廷还会启用“八百里加急”。

在古代,根据消息的紧急程度,传送文件的紧急程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最高一级即800里加急了。普通文件的传送达到每天300里的速度即可,最高级别的加急文件就需要启动“八百里加急”,那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因为八百里加急的操作难度很大,所以通常都是事态尤其紧急时才启用,比如某地发生了兵变。因为消息的时效性短,越早送达,就越有可能化解危机。负责送信的人叫做驿骑,使用的是专门的快马,不过人和马不是机器,无法一直保持高速行进状态。

展开全文

此时驿站就能起到大作用,负责传送“八百里加急”文件的驿骑可以在驿站进行短暂休息,同时让驿站更换新的快马。若是驿骑身体不适,就可以安排新的驿骑接替任务。

此外,为了能让驿骑尽快将重要文件送达,朝廷也会想办法给他们开绿灯。有文学作品中记载了这样的情节:驿骑人影一晃,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听得这样的语句:“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逆者死!”话音一落,周遭人群立马散开为其让出通道,而驿骑又如闪电一般离去了。

古时候的一里约等于500米,也就是说,接到八百里加急文件的驿骑通常都是日行400公里,运输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天,距离之远,速度之快,让人难以置信。所以诗人岑参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驿骑比作流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古代的刑罚也很重,但拦路抢劫的强盗并不少,所以才会有护镖这一职业出现。但为何劫匪不敢去抢八百里加急呢?强盗表示:那是在找死。朝廷为了避免重要文书被劫,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法律,阻道者都可能被判处死刑,就更别提抢劫书信的人了。

现在你知道古时候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了吧,不过他们的快其实多数时候是用人和马的生命堆出来的,为了尽快将消息送达,很多驿骑都会不吃不喝,这也侧面衬托出了如今的通信有多发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