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统管一网通办 智慧蓉城可感可触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极核城市,成都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座支撑,构建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匹配的治理体系,推动城市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2月8日,记者来到成都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寻找答案。
汇聚563202路视频资源,集纳36大类328种2347万个感知终端,天气预警、地灾防范、用电负荷、实时交通等一览无余……走进成都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几乎覆盖了一整面墙的超大曲面屏幕上,交通、气象、电力、水务、应急、消防等每一个“毛细血管”都清晰可见。
成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曾轲介绍,经过实战运行,成都已初步构建了“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王”字形城市管理架构。据介绍,成都智慧城市建设的四大重点是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社会诉求“一键回应”,两个关键在于统筹数据安全保障和数字经济发展,目前已打造“蓉政通”“蓉数通(报表通)”“蓉感通”“蓉易办”“三通一办”品牌,推动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
成都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计划优先在路灯杆、地下综合管廊、燃气管网等加快加密部署感知源,对城市生命体征24小时×365天无间断智慧体检。
密如蛛网的地下管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立体交通,在“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系统里,成都的路灯、井盖、消防栓……23个区(市)县各类突发状况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被发现并处置,一网管全城。
对于企业而言,各类行政事项的一网通办,正在成都加速普及:已打造集成“蓉易享”“蓉易投”“蓉易贷”“蓉税乐企”“蓉易诉”等“蓉易+”服务品牌,构建面向经营主体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让企业投资兴业更“蓉”易。
“成都也在推进智慧政务服务一体化进程。”据统计,目前已实现267项成渝通办事项可全程网办,505项成德眉资通办事项高效通办。
12345热线,是成都“一键回应”的总平台。在这个超2000平方米的接听大厅内,日常近300名轮流值班接线员,平均每人每天要接听100个电话,接到的每一个电话“必有回应”——接线员现场解答不了的问题,会被详细记录并形成工单,派到相应部门处理,且需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接听中心采取7×24小时工作制,即便是春节期间,这里也有百余名员工坚守岗位,为解决市民和游客的急难愁盼奔忙。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