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从太空回地球后,为何17年间很少公开露面了,他生活怎样了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对宇宙的神秘感到着迷,渴望挖掘未知的奥秘。明朝时期,中国人便开始萌生飞天梦想,五百年后的辉煌时刻,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圆了这一久远的梦想。2003年10月15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在地球轨道上飞行了十四圈,这是无数人期盼的时刻。
杨利伟,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太空人,来自辽宁,出生于书香之家。在父母的教育下,杨利伟从小便怀揣着伟大的梦想,渴望像海鸥一样在天空飞翔,甚至更进一步,到达更遥远的太空。1983年,空军飞行学院开始招收飞行员,杨利伟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并成功通过了体检和面试,成为空军学院的学员。然而,直到1995年,中国的航天计划开始筹备一个重要的载人飞船项目,杨利伟才获悉这一消息,再次点燃了他的飞天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利伟花了整整八年时间,持续进行着各种训练。他在高速旋转器上进行训练,常常连续数小时,模拟失重环境下的生活,这让在地球上平凡的进食在太空中变得异常艰难。然而,太空之旅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更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经过层层选拔,杨利伟最终被选中执行神舟五号的太空任务。
在太空中,杨利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同时也为任务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充分准备,甚至携带了一把手枪用于自卫。他独自面对未知且浩渺的太空,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以及适应失重环境下的日常生活。在太空舱内,一切行动都变得异常困难,他备受限制,简单的饮水或进食都可能成为威胁生命的挑战。杨利伟独自一人承担着所有责任,在太空中度过了21个小时后,平安地返回地球。
当年,杨利伟只有38岁,但这次任务的结束也标志着他在接下来的18年里再未踏足太空。首次飞行的代价让他深感痛苦。尽管他为飞行前进行了充分的心理建设,但真正面对飞行时的挑战时,他经历了生死考验。飞船起升时的剧烈震动让他措手不及,这种强度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训练,他甚至以为自己要垮掉了,整个人都像是被震成了一团糊。幸运的是,后来情况恢复了正常。然而,他真正细思极恐的是在返回地球时受到的冲击,导致麦克风刮破了他的嘴角。他意识到,如果麦克风滑落到颈部,那将是生命危险。这次飞行给了他心理上的阴影,成为他不再继续太空之旅的原因。
尽管如此,杨利伟在航天领域仍然发光发热,虽然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他依然是人们心中的航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