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2025-04-28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抑郁症可以通过多种药物治疗,这些药物通常与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应激事件、慢性疾病、人格特质等因素有关。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首选抗抑郁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改善情绪。氟西汀适用于伴随强迫症状的患者,帕罗西汀对焦虑型抑郁效果显著,舍曲林对心血管影响较小。这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失眠和性功能障碍,通常2-4周起效。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难治性抑郁。文拉法辛可改善精力减退症状,度洛西汀对躯体疼痛效果突出。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和出汗增多,在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血管指标。它们对动力缺乏型抑郁更具优势。

米氮平通过阻断α2肾上腺素受体间接提升单胺递质,显著改善睡眠障碍和食欲下降。常见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和嗜睡,适合伴有失眠的老年患者。小剂量即有镇静作用,但需注意可能诱发代谢综合征。

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单胺递质再摄取,对伴有自杀倾向的重度抑郁有效。由于明显的抗胆碱能副作用,现在多作为二线用药。使用期间需警惕心律失常和体位性低血压,过量服用有致死风险。

安非他酮通过多巴胺能机制改善动力不足,适合戒烟合并抑郁者。阿戈美拉汀调节褪黑素受体,不影响性功能但需监测肝功能。伏硫西汀作为多靶点药物,认知改善作用显著但价格较高。

抑郁症药物治疗需持续6-12个月以预防复发,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佳。日常建议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坚果,并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建立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和自杀风险信号。症状加重或出现躁狂表现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