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对人的危害
2025-04-2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由布鲁氏菌属病菌引起,特点是感染伴随超敏反应。此病不仅阻碍畜牧业发展,也威胁人类健康,对经济民生及户外活动、旅游业带来不利影响。
该病病原体为布鲁氏菌,这是一种微小无动力的链球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敏感,70℃下10分钟可被灭活,耐寒冷,能在低温中存活约一个月,常规消毒剂能迅速将其杀死。布鲁氏菌病分为牛、羊、猪三种类型,其中羊型菌对人的致病力最强,猪型次之,牛型相对较弱。不同种类的动物可能因接触而交叉感染。
该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消化道,其次是受损的皮肤、黏膜及生殖系统。在缺乏防护知识和措施的情况下处理病畜,如接生、护理、运输、屠宰等过程,易使人感染。
布鲁氏菌病对人类具有广泛影响,可能导致多种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多汗、疲劳、关节肌肉疼痛、神经系统问题等,严重者影响劳动能力,有“懒汉病”之称。该病还可能损害生殖系统,男性常见睾丸炎或附睾炎,女性则可能导致卵巢炎、输卵管炎等,影响生育。人类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以及潜在感染,急性期症状明显,包括发热、关节痛等;慢性期则以持续性低烧、关节疼痛为主;潜在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血液检查可发现布鲁氏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