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成汽车零部件行业新风口 智能化领域业绩爆发

2025-04-26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链经历了深度重构,汽车零部件行业加速洗牌,相关企业业绩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23日,A股已有135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8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近六成。布局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双林股份、光庭信息等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而传统零部件厂商如风神股份、明新旭腾则面临较大压力。

人形机器人成汽车零部件行业新风口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报告5.0》指出,智能化是汽车产业转型下半场的核心,软件是智能化的关键,也是构建差异化整车应用和创新汽车业务的核心驱动力。在这一趋势下,深耕智能化领域的零部件企业迎来业绩爆发期。

双林股份是一家从事汽车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专业智造企业,2024年经营业绩与产业高景气度形成强共振,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0%,是目前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零部件企业中净利润增速最高的公司。具体来看,双林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10亿元,同比增长1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7亿元,同比增长514.49%。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轮毂轴承、滚柱丝杠等,其中新能源电驱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8.63%。

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软件研发与创新的光庭信息同样表现不俗,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2.87%。报告期内,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整体实现收入26726.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76.65万元,同比增长61.0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9.10%。

围绕汽车智能化及物联网通信两大领域开展核心业务的索菱股份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1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6.76万元,同比增长84.26%。

与智能化领域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管控和盈利空间面临较大挑战。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及传统汽车品牌普遍采取降价促销策略,这种价格压力通过产业链逐级传导至零部件供应商。多家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在转型期面临业绩压力,“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较为常见。例如,明新旭腾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2.54%。成飞集成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尽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3.67亿元,同比增长13.76%,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4.5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55.05%。轮胎配套产品供应商风神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08亿元,同比上涨16.89%;实现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降19.47%。

面对汽车产业边界不断拓展、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现状,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谋求第二增长曲线,以应对传统业务可能面临的增长瓶颈及外部挑战。双林股份表示将加速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研发,抢占三电系统市场先机,开发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关节模组等新兴领域产品,深化全球化布局,重点突破东南亚及北美区域市场。德迈仕计划在保持传统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通过扩大产能、优化生产效率等措施提升经营效率,积极寻找并布局第二增长曲线,扩展产品应用领域。嵘泰股份则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对人形机器人、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产业链研究,加大对核心零部件项目的对接与筛选,通过合资、参股、收并购等方式进行业务合作。

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新兴业务的热门选择,这一趋势也获得了机构的普遍看好。国盛证券认为,“智驾+机器人”为零部件企业打开新增量空间。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将为市场带来新空间。在供应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丝杠、电机、减速器、传感器、骨架等产品在车端广泛应用,有望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第二曲线”,短期内催化产业链估值提升,长期来看有望打开汽车零部件的成长天花板。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