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旅游快速升温 两国民众拉近距离 免签政策助推交流
自中国政府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最长15天的免签入境政策以来,中韩双边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行业信心持续回升。韩国国土交通部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往返中韩的航班达4.5万余架次,同比增长9.9%。同期,两国之间的客流量增长近30%,达到572万余人次,反映出双边旅行需求明显复苏。中国访韩游客已达21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1.8%,虽未恢复至疫情前月均50万人次的水平,但增势迅猛。
这一趋势在旅游市场和航空领域也得到体现。大韩航空在今年夏季航季将中国航线增至每周195班,恢复至疫情前九成水平;韩亚航空和济州航空也陆续恢复并增加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航线。低成本航空公司如德威航空近日宣布将开通清州、大邱飞往延吉的航线。航空客流回升带动机场客运量飙升,仁川国际机场今年第一季度接待旅客约1740万人次,创季度历史新高,中国航线旅客占比显著上升。
旅游产品销售平台如电视购物也感受到“免签红利”效应。在中国对韩国免签政策生效后,韩国乐天电视购物将中国相关旅游产品上架数量翻倍。该公司代表表示,中国旅行套餐的销售已经超过了目标,促使公司将相关项目增加了60%以上。韩国哈拿多乐旅游集团报告称,其中国旅游套餐第一季度的预订量同比增长61%。截至21日,首尔仁寺洞附近的一家酒店有60%的客人是中国人。一名酒店工作人员说,去年同期中国客人仅占预订量的5%,现在有更多的中国游客来访,营销重点放在中国旅游平台上,推动了预订量的增长。
《朝鲜日报》报道称,韩国一家美容连锁店第一季度面向中国游客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飙升84%,这是随着游客量持续增长而消费趋势发生变化的早期迹象。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法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召开讨论会,探讨今年第三季度起对中国团体游客实行限时免签政策的可行性和潜在影响。韩国观光公社中国组组长李铉镇表示,此举有望推动韩中关系在旅游领域实现互利发展。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建议,韩国应充分利用这一“窗口期”,加快开发高附加值旅游产品,吸引高消费群体。他还建议借鉴新加坡经验,通过数字化出入境系统事前识别并管控风险因素,保障政策平稳落地。
韩国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游客回流将成为提振韩国内需的重要动力,有助于在地区局势复杂背景下增进中韩两国民间交流与理解,为双边关系注入更多活力。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报道,在中国即将到来的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中国游客会选择离家更近的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将出现激增。携程集团的旅游预订数据显示,中国游客越来越喜欢短途和区域度假,主要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亚太地区的国际旅行将以两位数的强劲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