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捕捞摇蚊幼虫 法院:需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
2025-04-24
今年3月,宿州的张某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奎濉河捞的那154斤红虫,最后会变成一张12810元的"生态罚单"。这事儿说来可比电视剧还精彩——原本想赚点外快的张某,开着改装船带着专业设备,像水下吸尘器一样把河底的红虫扫荡一空。结果不仅虫没卖成,反倒把自己送上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席。
专家鉴定报告看得人头皮发麻:这些不起眼的红线虫,居然是淡水生态系统的"外卖小哥"。它们承包了鲫鱼、河蚌等水族的伙食,还兼职维护水质清洁。张某这一网下去,相当于端掉了半个河道的水族餐厅,直接导致2.7万多元的生态损失。最戏剧性的是,被查获的红虫早就被执法人员当场放生,但造成的生态创伤却要持续买单。
法庭上的算账过程堪比精算师对决:先扣掉已放生的直接损失2781元,再减去之前交的1.5万行政罚款,最后精确到个位数定下赔偿金额。法官的判决书里藏着个硬核知识点:这些红虫就像水下世界的"基础设施",破坏它们等于给整个生态系统"断水断电"。
知情人士透露,现在当地渔政部门正在严查"虫贩子",据说连钓友们的活饵都要查证。这事给所有人的警示是:自然界的每一环都有价码,乱伸手迟早要掏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