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升青少年女性HPV疫苗接种率 推进免疫公平
每年4月的第四周是世界免疫周,今年的主题强调“人人享有免疫服务,我们可以做到”。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女性HPV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研讨会召开。来自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的多位专家学者就我国免疫规划的历史与现状、HPV疫苗接种普及进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建议扩大HPV疫苗的覆盖范围,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和脆弱人群。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2025年,世卫组织发布了《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9-14岁女性HPV疫苗接种率达到90%的目标,以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目前,在世卫组织194个成员国中,已有149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平均接种率约为60%。
与会学者指出,首个HPV疫苗于2016年在中国上市后,由于价格较高且需自费,主动接种的主要是有经济实力的大龄女性,导致所有年龄段女性尤其是9-14岁女孩的接种率较低。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方开展民生项目,为13-14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目前已有16个省份出台了相关政策。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教授介绍,从2024年起,各地开始由单一来源转为竞争性采购,HPV疫苗的平均采购价格下降了约50%~70%,这有助于提升低收入和脆弱人群的接种率。应晓华建议,各地可探索组建区域联盟或采购集团,整合需求后与企业统一议价;国家层面也应通过统一的需求汇总、招标采购和供应安排等流程,对疫苗采购进行有效引导。
我国免疫规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形成“14苗防15病”的格局,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自2008年以来,我国免疫规划已有17年没有新疫苗纳入。与会专家认为,HPV疫苗从地方惠民工程项目向国家免疫规划过渡是趋势所在。推行HPV疫苗国家免疫规划主要是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公平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获得预防接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