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沦为“others”谁之过?荣耀在国内市场跌出前五

2025-04-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荣耀沦为“others”谁之过。

智能手机正式进入8000mAh大电池时代!

4月18日,荣耀Power开售,亦打响了“第三次创业”首场战役。

但问题是,还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荣耀?这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新品发布会次日,IDC数据同步出炉:2025年一季度,荣耀在国内市场跌出前五,成为“Others”。

荣耀沦为“others”谁之过?荣耀在国内市场跌出前五

▲图源/小红书截图

智能手机厂商历经十余年鏖战,没有消灭彼此,相反还在2025年上演一场新的排位赛拉锯战,紧张的气氛丝毫不逊色于旁边的新能源汽车赛道。

对荣耀来说,AI影像、卫星通信等功能仍未脱离"跟随式创新"的窠臼,如果说新能源汽车行业每年都有人倒下,智能手机厂商也会如此吗?荣耀掉队,问题又究竟出现在哪里?

️过山车之后,荣耀失速

成立于2013年的荣耀曾在华为的加持下一路狂飙,份额直指中国市场第二。

️转折发生在2025年底,华为于当年11月宣布出售荣耀。

失去大树不好乘凉,荣耀不得不进行第二次创业,彼时其市场份额仅剩3%。

不过,赵明很快稳定了军心,借助华为留下的班子和渠道体系,荣耀迅速填补华为断供后的市场真空,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以17.1%的市场份额拿下国内第一,出货量同比增长13.2%。

️紧接着的第二次转折,始于2024年第二季度。

从该季度起,荣耀一路狂跌不止,Canalys数据显示,从全年看,2024年荣耀在中国市场出货量约为4220万台,下滑3%,仅位列第五,第四季度甚至跌出前五,失落正在加速度。

荣耀沦为“others”谁之过?荣耀在国内市场跌出前五

这样的趋势在今年丝毫没有改善之势,一季度,荣耀直接在最新的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排行榜上不见踪影;与之相反的是,整个手机行业的复苏已是大概率事件,今年Q1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60万台,同比增长3.3%,但春天不属于每一个人,至少不包括荣耀,除了它,每个国产厂商都在“涨”。

即便是“老大哥”华为,去年出货量也同比暴增37%,份额攀升至市场第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华为市场份额亦同比扩大1个百分点。

荣耀沦为“others”谁之过?荣耀在国内市场跌出前五

️由此看来,最大的输家属于荣耀。

而排位赛上的位置变化导致的管理层震荡随之而来,余承东亲自挑选的荣耀CEO赵明在1月宣布离职,随后诸多高管一并出走,被外界视为荣耀启动IPO背景下一大“黑天鹅”事件。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场过山车式的命运转折,背后不仅是众所周知的华为的“虹吸效应”,更藏着荣耀自身的战略迷失。

️种种迹象表明,荣耀打造产品的能力不太具备连贯性,既有X50的防摔和新品Power的大电池这类亮点,也有中高端产品略显不足的暗点。

️操盘不足的另外一方面,是荣耀线下零售能力的短板。

考虑到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有将近六成在线下,零售阵地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过去三年,华为在困难时期,尚能持续深耕渠道的真实能力建设,并下大力气同经销商建设了一批又一批体验店。

但是过去三四年时间,华为留出了空窗时间,荣耀也未快速建立起与其市场排名相对应的零售能力。

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通过地图可以发现,荣耀的体验店数量不到200家,华为和小米则有三四百家。这些体验店多是头部商(华为头部为金种子、368等,荣耀为SPK等)所开,在同一个商圈,别的品牌占据核心位置后,其他品牌很难有进入优势。

这个道理在综合厅也是,大多主流营业厅的主推是华为,至于其他品牌,能卖多少是多少。还有些经销商的做法是:

️让他们自己玩。或者给这些品牌抛货以冲量,这一点在行业内不算是秘密。

即便是在下沉市场,也被OV牢牢地占据了主导,还是以浙江为例,很多OV夫妻老婆店面都捆绑OV每个月十几台到四五十台的销量任务(与社保等挂钩),当一个店面每个月的销售容量有限时,有捆绑更深利益的品牌自然会成为首推,这对没有太多抓手的荣耀来说,是零售上的劣势。

️渠道建设缺乏中流砥柱,亦对荣耀不利。

在通信行业,华为与荣耀还有其他品牌几乎是高度重合,2024年华为启动“头部商份额登顶计划”后,原荣耀渠道商纷纷转投华为,导致荣耀线下出货量明显减少,从今年一季度荣耀的排名成为“其他”,也可以推断,头部商的“倒戈”现象不可避免。

倒戈背后,荣耀需要反思自身对商的利润贡献和管理问题,比如,一些地方为冲量向渠道压货,经常造成渠道的超高库存。

以荣耀200系列为例,在某些大省,为了给荣耀300让路,完成相应任务,渠道商不得不完成大批量提货,至于后面,则可能有老品流速下降、虚假激活、调价调保等问题而造成亏损。

由此带来另一个结果是,一些核心商集中抛货,致使产品价格不稳,二级市场荣耀的产品保值率不算高,价格下跌厉害,反过来又影响了小渠道的利润和销量。虽然在行业内每个品牌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情况,但考虑到荣耀零售能力的短板,其危险性显然更大。

另外,一些小商要覆盖高端产品,荣耀过于华为式的分货操盘和覆盖逻辑,导致一些小商拿不到想要的货,渠道合作粘性也可能会被打折扣。

️的确,荣耀需要加快走出华为的影响,让自身的品牌感强一点,正如赵明所言,荣耀不再是华为,也不可能再成为华为。

换言之,荣耀最终还是需要走出自己的路,那么品牌阵地的建设必然成为关键决策,不仅如此,在更长远的规划层面,荣耀也有战略考虑。

在3月荣耀公布的阿尔法战略中,荣耀承诺未来数年将投入百亿美元对AI战略进行部署,以此开启AI智能体时代。

️从长远看,荣耀把未来押注到AI

这并不奇怪。ICD认为,2025年乃至以后,AI将成为智能手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方向是好的,但有2个问题,一是AI手机目前还缺乏现象级的落地应用和技术;二是对AI带来的竞争优势或许不应过高期望,如IDC分析师Will Wong的警示:"当所有厂商都在讲述AI故事时,真正的较量将回归到最基础的体验。”

也就是说,AI这个远水还救不了荣耀的近火,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故而AI远不能被视为失落厂商的“救世主”。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显示荣耀最近在布局智身智能产业,这个风口,对手机主业还在生死边缘挣扎的荣耀是好是坏,不得而知。

自救之路或许漫长,但正如任正非所言:“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荣耀真正要做的,可能还是走出华为的影子,并聚焦主业提升自己的业务操盘能力,而Power可能只是个开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