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千亿县”名单发布 新增3席,总数达62个
全国“千亿县”名单发布 新增3席,总数达62个!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了“2024年62个千亿县GDP排名”榜单,新增徐州新沂等3个“千亿县”,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62个。这些县以全国1.3%的陆地总面积贡献了全国7.8%的GDP。
过去三年中,千亿县数量分别增长10个、5个和3个,阵容持续扩大。目前,62个千亿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5个省份。其中,江苏有22个,浙江有11个,福建和山东各有6个,成为千亿县的主要聚集地。
这一波扩容中,山东、安徽和江苏表现突出。山东滕州、安徽长丰和江苏新沂从后备军团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千亿县。去年5月,山东省发改委和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选出40个试点县域,滕州与龙口、邹城、荣成等被列为“引领发展试点”。当时,滕州的GDP为946.08亿元,明确目标在202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今年,滕州以6.0%的增速实现了GDP 1039.30亿元的目标,成功晋级千亿县。随着滕州的加入,山东的千亿县规模也增加到6个,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三位。
安徽长丰同样表现出色,去年以10.6%的增速跃入千亿县阵营(GDP 1038.64亿元),成为继肥西之后安徽第二个千亿县。江苏新沂虽然显示度稍显不足,但预计其GDP将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长8.3%,增速居徐州第一。徐州计划在2025年冲击万亿俱乐部,新沂已成为重要推手之一。
从更深层次来看,千亿县的扩容不仅增加了三个新成员,还在2000亿元、3000亿元、5000亿元阶段实现新的突破。2024年,江阴GDP达5126.13亿元,增速5.6%,成为全国第二座5000亿级的县级市。常熟GDP达到3079.1亿元,同比增长6.2%,成为全国第五个跨过3000亿元大关的县域。这次扩容使得“苏南四小龙”(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全部晋级3000亿元阶段,与闽南的晋江一起领跑千亿县方阵。
江苏连续多年霸榜“千亿县”,共有22个县(市)上榜,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前十名中,江苏包揽前三,独占五席。产业是江苏“千亿县”壮大的关键,背后通常有着规模化专业性产业支撑。例如,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占全球三分之一份额,通过产业链优势构筑了大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如今,昆山已形成7000亿元级电子信息和3000亿元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破万亿元,2024年达12398亿元。
江阴作为5000亿梯队的代表,同样得益于工业的强势支撑。这座城市面积不到一千平方公里,创造了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江阴全市常住人口为178.51万人,创造了5000亿元GDP,人均GDP已达28万元,居全国前列。江阴的经济体量可以超过全国60%以上的地级市,甚至超过多个省会城市,几乎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总量相当。江阴本土诞生了62家上市公司,行业遍布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2024年当地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7500亿元。
新沂今年也晋级“千亿县”,得益于工业发展。2024年,新沂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成为徐州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工业开票突破千亿元的县(市)。新沂计划围绕高端纺织、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招引一批强链补链项目,不断延长主导产业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