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金价 金价狂飙引发关注
近期,国际金价持续上涨,接连突破3300美元/盎司和3350美元/盎司的重要关口,不断刷新历史纪录。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机构上调了黄金价格预期。截至4月18日,今年以来以人民币计价的现货黄金价格累计涨幅达到26.78%,接近去年全年涨幅;COMEX黄金期货价格年内累计上涨26.52%。
在零售端,周大福、潮宏基、六福珠宝、周六福、周大生的首饰金价均为1028元/克,周生生、老庙黄金的首饰金价为1022元/克,老凤祥的首饰金价为1023元/克。
广东一位名叫浅浅的投资者用3万元存款加上信用卡共花费8万多元购买了111克黄金。买入时每克金价为720元,半个月后涨至790元左右,她表示后悔买少了。另一位投资者李虹向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黄金,贷款一年总利息约2000元。她在金价710元/克和720元/克时分别购入三四十克黄金,两个月后以750元/克的价格卖出,挣了2500元,已经覆盖了利息。之后在金价785元/克时,李虹又购入了60克黄金,并表示每次购买时不会满仓,基本半仓运行,当金价下跌且觉得亏损时会补仓以拉低购入均价。
刘乐在金价还是558元/克时购买了200克黄金,在609元/克时卖出,赚了1万元。今年金价大涨,她再次购买黄金,总共花费约30万元,其中17万元来自银行贷款。她用这笔钱买了400多克黄金,包括实物黄金和积存金,均价为726元/克。目前金价已涨至789元/克,刘乐不仅赚回了利息,还有盈余。对于金价波动,刘乐并不焦虑,她打算长期持有这些黄金并留给下一代,因此不考虑短期涨跌。
社交媒体上,一些投资者将贷款买金形容为“借钱蹦极”。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金价涨跌,心情随之起伏。这些投资者除了向银行贷款买金,还通过互联网平台申请网贷或使用花呗购买黄金。
随着借贷买金话题热度上升,多家银行发表声明称,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应避免“炒金类”违规行为。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均发布了相关公告。江苏银行强调,信用卡仅限于日常消费使用,不得用于理财领域,包括黄金等贵金属投资。如果持卡人违反规定,银行有权采取提醒、降额、限制交易等措施。
原银监会和央行于2022年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信用卡主要用于日常消费,进行高风险投资可能导致巨大的还款压力和金融风险。招商银行推出的个人网络贷款产品“闪电贷”也提示,贷款资金不可用于购买理财、股票、房产等用途。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贷款买金存在诸多风险。黄金价格波动较大,高位买入后若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甚至无法覆盖贷款本息。黄金作为长期投资品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盈利,期间需持续偿还贷款本息,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债务危机。他建议投资者充分评估财务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因市场波动影响正常生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提到,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合同中禁止资金用于贵金属投资,违规使用可能构成违约。当前金价自2023年10月以来已涨超70%,进入高波动、高风险阶段。此时投资应注意控制风险,尽量不要加杠杆,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多方观点认为,未来金价仍有上行空间,瑞银财富管理将未来12个月黄金价格预测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