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推出加快建设AI政策 推动AI教育与科研新范式
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AI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上海交大发布了“AI十条”,并宣布与徐汇区教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和拔尖人才早期实践。同时,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与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将共建全国首个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福会少年宫新宫开展活动。
当天上午,“AI交汇点论坛”在徐汇校区文治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和鄂维南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探讨了AI技术如何重塑科研范式与教育生态。鄂维南院士已出任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讲席教授,并担任该学院的首席顾问,负责整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重大事项决策。
“AI十条”是上海交大为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而制定的改革方案,由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和校长丁奎岭牵头推进。该方案聚焦十大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学科跃升、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智慧文科建设、AI+应用场景创新等,旨在夯实交大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地位。学校还计划通过完善算力、建设AI计算赋能-工程创新中心、编制科技伦理与规范使用管理规章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
上海交大已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培养链条,面向全校开放AI辅修专业,覆盖理工农医、人文社科全学科,并开设6门通识课程,将《人工智能基础》纳入非电类本科生必修课。此外,学校积极推动AI+专业改革,发布《教育教学 AI 使用规范》,引导师生在智能时代坚守伦理责任,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