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旅游 “3小时旅游圈”成首选
春意渐浓,正是踏青好时节。随着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车程3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成为不少人周末和小长假出游的首选,“3小时旅游圈”也受到不少人的关注。清明节假期将至,许多人开始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旅行目的地。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6%的受访者清明节出游会优先考虑“3小时旅游圈”内的目的地,58.0%的受访者觉得“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了,63.9%的受访者期待完善“3小时旅游圈”内城市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
清明节假期前十多天,北京的80后冯晶就在搜索周边3小时车程以内的游玩地了。最近两年她跟家人利用周末和小长假,自驾去过河北省的大部分城市和山东省的部分城市。“虽然清明节小长假只有3天,但我们第一天一早出发,第三天晚上到家,大约能在目的地游玩两天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余芝打算清明节小长假和家人朋友来一场短途踏青游,去郊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体验农家采摘。上海读大学的李莘琦平时不喜欢做旅行规划,她觉得相比于长途旅行,短途旅行灵活性强,更能让自己轻松自在地享受旅行的过程。余芝认为“3小时旅游圈”让出游变得容易了,有些当天往返的行程对随行伙伴、需要准备的物资、旅行规划都没有太高的要求。
如果开车时间较长,冯晶会与家人坐高铁旅行。“北京朝阳站开通后,从北京去大连乘坐高铁最快只要3个多小时,等天气暖和一点,我就打算带孩子去大连看海。” 调查中,58.0%的受访者觉得“3小时旅游圈”让旅游消费更便捷了,部分环节仍有不便(如接驳、停车),少数人感觉与传统旅游差异不大或未体验过。
余芝认为,车程3小时左右的短途旅行不容易随大流,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探索。“现在路网建设非常完善,一脚油门就可以去到另一个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氛围。” 李莘琦喜欢没有目的地随意走,去发现一些新去处和新玩法。
在短途旅行中,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看展览、参与艺术活动,观看戏剧、演唱会等演出,逛网红景点/商圈排在前列。其他还有亲子互动体验、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住特色民宿/酒店、体育赛事观赛等。
对余芝来说,美食在短途旅游的消费中排在第一位,她还喜欢参加一些不太危险的娱乐活动,但不喜欢打卡网红景点和商圈。提升“3小时旅游圈”的消费活力,许多受访者希望周边城市完善景区接驳、停车场等服务和基础设施,开发高质量文旅产品,深挖文化差异,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差异化路线,优化消费场景。
余芝觉得,如果在“3小时旅游圈”内吃到的、买到的都是雷同的东西,就会觉得挺没意思,她希望这些周边城市的美食街、文化集市差异化发展。李莘琦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有关上海周边游的攻略和帖子,介绍了附近的城市、高铁情况等,她觉得这些内容的帮助比较大。她还建议“3小时旅游圈”的城市举办一些促进消费的活动,比如品牌特卖、消费周等,吸引大家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