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赚12万 "小白"跑步入场小游戏 AI热潮再现
9天赚12万 "小白"跑步入场小游戏 AI热潮再现!小游戏本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最近又突然热闹起来。周子杭在B站发布的一条视频中展示了他如何用AI软件Manus制作小游戏,引发了大量争议。尽管他的游戏粗糙且遭到网友批评,但他发现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射击游戏。在此之前,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点赞了一位专业开发者Levelsio的视频,后者用AI软件在三小时内做出了一款复杂的飞行模拟器游戏,并在九天内赚取了17360美元。
春节后,DeepSeek在全球爆火,进一步推动了小游戏的发展。科技大佬如马斯克和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展示AI能力时,也选择了小游戏作为例子。知识付费博主纷纷推出“0基础跟练AI做游戏”的课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这些营销语激发了人们对小游戏的热情,许多人憧憬着自己的作品能一夜爆红。
小游戏赛道重新焕发生机。在AI出现之前,小游戏往往被认为是粗制滥造,免费游戏吸引流量变现的模式也不再有效。许多开发者开始将小游戏往高质量方向升级。然而,对于专业开发者来说,这种变化带来了复杂的情绪。
独立游戏制作人黄宇尘原本面临团队解散的困境,但AI让他找到了低成本开发游戏的新路径。广州很多游戏公司几乎不再设置美术团队,而是依赖AI生成图像。从大厂离职的开发者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性,纷纷投身于独立游戏开发。然而,随着大量新手涌入,专业开发者感到困惑,担心自己的技能被AI取代。
2023年,Steam曾禁止使用AI创作的游戏上架,但后来取消了禁令,要求标注是否使用AI。有开发者在论坛里自嘲,未来可能会设立AI游戏专区以区隔专业作品。AI让玩家自主创作游戏变得简单,带来交易机会,但也引发了一些开发者对流量变现产品的排斥。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认为99%的开发者可以转行,未来的游戏将由极少数天才创造。许多小游戏创业者对此感到不安。周子杭认为单纯靠小体量AI游戏赚钱是伪命题,但他认为游戏仍然是流量密码之一。B站UP主帆哥用DeepSeek制作了几款不同类型的游戏,视频播放数据远超预期。
AI改变了游戏行业的格局,许多开发者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太一决定从大厂辞职,专攻“AI+卡牌”游戏赛道。黄宇尘利用AI工具大幅降低了开发成本,但同时也感到作品不完全属于自己。方绮通过AI教学视频学习了游戏制作,她的第一款游戏虽然粗糙,但她认为并不比一些高预算作品差多少。
包括太一在内的许多专业团队认为AI原生游戏尚未实现产品和商业化闭环。《哄哄模拟器》是国内首款爆款AI游戏,但其热度仅维持了一个月。多数AI游戏都是“一波流”,难以长期运营。狸谱团队负责人Levi认为这些小游戏的价值在于品牌宣传。太一尝试用AI降低开发成本,改变付费模式,借鉴Roblox的做法,但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忐忑。
AI是否颠覆了游戏行业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专业开发者担心AI只理解游戏的表面,而新手开发者则认为零成本投入毫无压力。小游戏战场进入混战期,胜负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