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如发丝精妙绝伦 千年非遗成都银花丝惊艳大阪世博会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随意拿起一件银花丝作品,可见其细如发丝、精妙绝伦,成都银花丝以掐、填、攒、焊的独特语言,勾勒出天府之国的精致典雅,编织了中国传统金银工艺的璀璨华章。
花丝珐琅蝴蝶盘
银花丝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与蜀绣、漆器、瓷胎竹编、蜀锦并称“成都五朵金花”。银花丝分为南派和北派,北派就是以“镀金、烧蓝、镶宝”为特点的北京花丝镶嵌,南派就是遵循“不镀金、不烧蓝、不镶宝”,追求纯粹白银之美的成都银花丝。
作为省级非遗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银丝在王晓璐手中可以变幻出万千姿态。“银花丝制作最基础的工序就是拉丝,将银料拉成比头发丝还细的银线,这是所有工艺的基础。”王晓璐介绍。
王晓璐
“银花丝的美,在于它既有金属的质感,又能呈现出丝绸般的柔美。”王晓璐说。这位“85后”传承人出生于成都银花丝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从小便跟随母亲道安学习这门古老技艺。经过二十余年的潜心钻研,她已成为这项古老技艺的中坚力量。
aspcms.cn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即将开幕,王晓璐精心制作的三件代表作品即将代表中国非遗“漂洋过海”,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这次我们带去了一个蝴蝶盘、一个珐琅花鸟盘和一幅熊猫银丝画。”王晓璐介绍道。这三件作品凝聚了她近半年的心血,每一件都体现了银花丝工艺的精髓。
花丝珐琅鸟盘
蝴蝶盘和花鸟盘是一个系列的创新作品,采用了珐琅与银花丝相结合的工艺。“这是我们的一种创新工艺,花丝里面镶嵌珐琅。”王晓璐解释道,“我们采用的珐琅是通过800多度高温烧制上去的,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磨成粉,再经过高温熔化。珐琅的蓝色特别清透,非常漂亮。”
而那幅熊猫银丝画则更是技艺的巅峰之作。“熊猫的毛发是用一根根银丝手工填制而成的。”王晓璐说,仅这一件作品就耗时近一个月才能完成。
双熊猫银丝画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王晓璐找到了平衡点。她不仅传承了古老的银花丝技艺,还将其与现代审美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品。
“每一朵花里面的花纹都是我们通过拉丝拉到接近头发丝那么细后,两股丝手工再给它搓合为一股丝,作为麻花丝,然后再来进行手工制作。”王晓璐介绍道,“所以在制作这些作品的时候,是非常费工费时费眼睛的。”
对于此次作品远赴大阪世博会,王晓璐充满期待。“希望我们国家的这些非遗能够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我们的非遗,这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她说。
在王晓璐看来,蝴蝶和花鸟图案不仅仅是装饰,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美好的追求,是跨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她相信,这些凝聚了中国工匠精神的作品,一定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