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穿搭,只讲面料,“服饰成分党”博主3个月涨粉超180万|新榜洞察

2025-04-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不做上身穿搭,不求精致打光,只讲成分面料,新一代服饰博主杀入大众视野。

他们大多是拥有多年经验的服饰从业者,镜头直接对准衣服本身,输出对面料成分、版型剪裁的专业分析,便收获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点赞量,成功闯出一条“服饰成分党”赛道。

“这条裤子不要买!含70%的粘纤,一定缩水,能直接缩成秋裤。”

“夏天买裙子,尽量不要买纯聚酯的雪纺面料,上身不透气闷汗。”

“买蕾丝的衣服一定要看成分,避开100%的聚酯纤维。”

......

“这条裤子不要买!含70%的粘纤,一定缩水,能直接缩成秋裤。”

“夏天买裙子,尽量不要买纯聚酯的雪纺面料,上身不透气闷汗。”

“买蕾丝的衣服一定要看成分,避开100%的聚酯纤维。”

......

早在2016年,“成分党”的概念在美妆护肤领域崭露头角,带火了烟酰胺、VC等原料成分。

现如今,“成分党”的风也吹向了服饰博主。一批博主从面料入手,科普纯棉、聚酯纤维等不同材质的衣服哪种更抗皱、哪种穿着更柔软舒适,击中了不少消费者的心。

aspcms.cn

据新榜编辑部观察,今年以来,互联网上涌现出了不少专注服装面料测评的博主。

他们有人自称是服装厂老板,工厂为多家大牌代工;有人是面料从业者,深耕行业十余年;还有人自称是纺织品化学工程师,时常分享硬核的服装测评。

“服饰成分党”相关账号的粉丝增长和流量表现也称得上可观。以“十一讲服装”为例,该账号3个月内全网涨粉超180万,单条视频在抖音的点赞量达到了201万,还被、新华社等官媒转发。

近几年,服饰行业一直受到热议,女装更是重灾区,货不对板、退货率高等问题层出不穷。基于此背景,“服饰成分党”得以兴起,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服饰穿搭博主的崭新路径。

那么,“服饰成分党”博主们是如何创作内容的?又给服饰品牌带来哪些新机会?

3个月涨粉超180万,

“服饰成分党”博主杀出重围

一件服装的好与不好,细节向来至关重要。

相比于传统的穿搭博主依赖颜值、身材和场景吸引粉丝,“服饰成分党”从服装版型、缝线做工、面料材质入手,主打一个“细节决定成败”。

以博主“十一讲服装”一期主题为“衣服贵,不如显贵”的视频为例。

她在视频中讲到,买风衣要选领子后面有缝线底座的衣服,这种穿几年都不会塌;麻的衣服要看衣身的纤维密度,如果很稀疏会出现严重的缩水问题;羽绒服要看走线情况,如果太紧显得皱巴巴不好看。

短短一分钟的视频,就让网友们学习到了不少挑选衣服的干货。这条视频在抖音的点赞量达到了201万,收藏量73.3万,在小红书也获赞38万。有网友评论“好伟大的赛道,之前买衣服都没注意过这些,踩了好多坑”。

“十一讲服装”账号的主理人十一和娇娇曾在视频中分享,两人都是服饰行业的从业者,很容易看出一件衣服的质量高低。

今年1月开始,“十一讲服装”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一分钟干货”、“羽绒服、大衣选购技巧”、“值得买系列”等专题干货视频,三个月内全网涨粉超180万,其中抖音账号粉丝量最多,达到了124万。

新榜旗下抖音数据工具新抖显示,“十一讲服装”的粉丝画像中,71.3%为女性,年龄分布以24-30岁为主,占比37.1%。

这部分年轻女性普遍有如何挑选到合适衣服的需求,加上女装行业经常遇到货不对板的情况,“十一讲服装”的视频恰好戳中了她们的痛点。

在各大社交平台,像“十一讲服装”这样的博主还有很多,尤其是专注生活品质的小红书,简直成了“服装成分党”的主阵地。

“Tina面料测评”自称“20余年面料人”,之前她和丈夫创业成立了两家中高端时装面料厂,为Coach、alexanderwang等轻奢品牌供货,从2022年开始在互联网分享服装面料的内容。

与“十一讲服装”类似,“Tina面料测评”十分看重服装的细节。

比如卫衣的袖口处是否有压线,口袋两侧是否有加固的套节。“Tina面料测评”的每条视频基本都会翻来覆去地研究衣服情况,大到水洗标上的面料成分,小到接口处的走线,向粉丝强调要多注意衣服的细节。

此外,“Tina面料测评”的账号中,还有一个“云逛街”系列,专门去逛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店,挑选值得买、性价比高的服装单品。

目前,“Tina面料测评”在全网拥有超146万的粉丝,仅小红书平台的粉丝量就达到了67.7万。

在“服装成分党”赛道,有博主不仅讲解买衣服的干货,还运营了穿搭,做到一条龙服务,比如在小红书有8.3万粉丝的“雯雯说衣服”。

不仅是拥有多年经验的服饰从业者,专注于服饰类目的带货主播们也走上了“服饰成分党”这条科普之路。

今年3月,李佳琦直播间的助播庆子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中开辟了“面料科普”专栏,向粉丝科普棉和混纺的区别,教大家如何看领标、水洗标和吊牌等衣服的“身份证”,单篇笔记最高获赞821个。

30天带货150万,

“服饰成分党”的商业化之路

流量与涨粉之外,“服装成分党”博主也凭借对面料的专业了解,挖掘出带货商机。

一种是直播带货。

据新抖、新红数据,近30天内,“十一讲服装”和“Tina面料测评”各自在抖音、小红书进行了直播带货,前者预估累计销售额在50万-70万元之间,后者预估累计销售额为150万元。

从带货主题来看,两位博主都是围绕春夏服饰上新展开,推崇“日常穿出高级感”“服饰质感是关键”的消费理念。直播间上架的服饰多是设计简约的基础耐穿款,注重介绍天丝、亚麻等面料细节,单品价格从百元至千元均有覆盖。

“十一讲服装”近30天抖音直播数据

“Tina面料测评”近30天小红书直播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博主的直播间内,销量高的服饰单品并非出自知名度高的大众品牌,而是源头工厂店以及强调品质感的独立设计品牌。

这种选品思维与“服饰成分党”的账号定位存在一定的契合度,即用专业的从业者眼光,为消费者筛选出面料性价比更高的服饰。

同时,一些新兴服饰品牌也抓住机会,通过与“服饰成分党”的合作,宣传自家的面料优势。

寻求差异化优势。以女装品牌toematoe'oh为例,其在“Tina面料测评”小红书直播间热销第一的单品为79元背心,而这款在淘宝店铺并未上架。

“服饰成分党”博主的另一种商业变现模式,是与服饰品牌合作线下探店。

探店,本就是“服饰成分党”起号的一种常见内容形式,评论区也经常有希望博主实地探店讲解的留言。在这期间穿插与服饰品牌的合作,更为自然流畅。

据新红数据,近30天内,“Tina面料测评”发布了9篇探店合作笔记,包括蕉下、波司登、UR等线下连锁服饰品牌,单篇笔记最高点赞量达到7999。

“服饰成分党”的出现,也给服饰品牌提供了博主合作的新思路,不再将内容局限于穿搭展示。

以UR为例,新红数据显示近30天内,UR累计在小红书发布了4051篇种草笔记,累计互动量(点赞+收藏+评论)达到25.19万。

在这其中,“Tina面料测评”于4月20日发布的一篇UR面料测评笔记互动量达到1.05万,位居互动量排行的第二位,高于其他仅展示服饰穿搭的博主。

“服饰成分党”从属于服饰博主的大类,商业变现集中在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合作两种常见形式,但相较于追求花样翻新的服饰穿搭类,“成分党”的优势在于专业性,让消费者对其信服并买单。

这一点也反映到选品方面,与“服饰成分党”合作的品牌大多强调“少而精”的品质化路线。即便是快时尚品牌,也要在其中挖掘出证明自身注重品质的款式,逐渐扭转消费者印象。

当专业性为“服饰成分党”带来商机之时,意味着面料品质成为了博主带货的立足之本。如若遇到面料品质不对版的情况,可能会引发不同声音的讨论。

退货率高、货不对板,

“服饰成分党”能否解决行业痛点?

居高不下的服饰退货率,是行业痛点,也为博主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机遇。

退货率的背后,是服饰行业货不对板、预售周期长等内部本质问题。

“每天得罪一个网红女装店”,一度成为测评博主的热门选题,消费者能够借此在测评中看到衣服的真实细节和展示效果。

擅长面料版型分析的“服饰成分党”博主则是在此基础上,为消费者找到了新的买衣参考答案。但琳琅满目的“面料成分”,往往意味着繁杂的知识点,消费者很难仅凭一两条视频,就完全掌握购买服饰时需要规避的雷区。

在“十一讲服装”抖音视频的评论区中,就有网友提出“看完脑子会了,一去店里全忘了”,博主给出的回复是,之后会考虑做更多专题视频,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不只是逛到哪里讲哪里。

某服饰行业从业者向我们说明,哪怕大衣的面料都是羊毛,但上至源头产地、下至压线剪裁,都会让大衣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只有同时具备了解面料原理以及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做到“不买走眼”。

“衣服穿上合不合身,有没有质感,细节是否做到位,这些都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不像护肤产品,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使用,还有饮食、作息等不稳定因素。”上述从业者说道。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服饰成分党”与“护肤成分党”的不同。

“服饰成分党”面向的人群更为集中,基本都是24-30岁左右女性,消费理念处于由量向质的转变期,成分、剪裁这些关键词共同构成了她们对于品质生活的向往。“护肤成分党”的受众群体更为泛化,且各家护肤品牌主打的招牌成分不同,定位和价格也不一致,覆盖面更广。

就目前来看,“服装成分党”博主们的内容差异化不明显,基本都是拿镜头怼着衣服拍叠加讲解的声音,人均服装业“行家”,缺少鲜明的人物标签,极易模仿。从粉丝量级来看,“服装成分党”中百万博主的数量屈指可数,意味着这仍是一个小众垂类赛道。

“服饰成分党”的兴起,是理性消费的一个缩影,也是消费者明确自身需求的一种体现。无论面料有多少种、剪裁有多少细节,服饰都只是彰显个性的一种介质,最终的落脚点仍是人穿衣,而非衣穿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