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剧场,正在重新论资排辈
撰文 | 梁湘
编辑 | 汤晖
今年上半年最值得一看的悬疑剧,恐怕就是《沙尘暴》了。这部剧揭示了一个横跨八年的锅炉焚尸案件,通过小镇的复杂人心与乡土困境,成功引发了观众的关注,豆瓣评分高达8.1,评价甚至超过了《乌云之上》和《棋士》。不仅女性观众为其叙事点赞,连虎扑上的男性观众也给出了9.8的高分。
《沙尘暴》由优酷白夜剧场出品,白夜剧场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以8部口碑佳作带动剧场品牌的飞速崛起,逐渐与爱奇艺、腾讯等传统大厂的国产悬疑剧场展开激烈竞争,甚至在这一场红海搏杀中,展现出了后发制人的强大潜力。
### 01
从追求爆款到打造信任感剧场
2004年,一场沙尘暴过后,西北小镇库鲁县的供热站内,发现一具被焚烧的女性尸体。死者程春(李春媛饰),是个当地的寡妇,生前从事暗娼工作。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供热站的站长认罪后服刑,然而服刑完毕后又翻供,声称被冤枉。直到八年后,新的案件和线索浮现,尘封的旧案才揭开更多秘密。
《沙尘暴》作为一部12集的悬疑剧,自播出以来收获了极高口碑。剧迷纷纷称赞该剧“制作精良,立意深刻”,更有观众预言它将成为2025年悬疑剧的巅峰之作。
《沙尘暴》阵容可谓顶级。编剧赵冬苓,因《红高粱》等作品而闻名;监制高群书被誉为犯罪题材的“定海神针”,曾打造《风声》等经典作品;导演谭嘉言,这次首次尝试西北叙事与荒漠美学;而实力派演员段奕宏等更是凭借精湛演技,深刻诠释了剧中的人物。
然而,最打动观众的,依然是该剧的内容深度。《沙尘暴》不仅仅是悬疑推理,更探讨了犯罪背后的社会困境。从法治与情理的博弈,到人物深陷多重社会压力的无奈抉择,这些都让观众感受到悬疑剧的另一种深度:“我们仿佛都在沙尘暴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目前,《沙尘暴》播放量突破亿次,也为白夜剧场带来了流量效应,吸引了大量新观众,并让资深剧迷开始讨论:自2024年白夜剧场整合以来,为什么它出品的8部剧集几乎全都赢得了好评?它究竟是如何创造出如此高口碑的?
aspcms.cn去年的《边水往事》,因其异域风情和尺度突破,成为现象级爆款,拿下了豆瓣2024年度剧场悬疑剧的最高评分。
### 02
剧场差异化逐渐显现
每个国产悬疑剧场都有自己的独特印记。这些印记源于它们不同的历史、审美、以及平台策略的融合。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凭借《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两部剧集大获成功,探索了多重反转与大脑洞的悬疑风格。然而,这种风格的创新背后也伴随了“追爆款”的巨大压力,导致某些后期剧集未能继续保持新鲜感,陷入了疲态。
腾讯的X剧场则采取“一剧一格”的策略,代表作《漫长的季节》以其9.8的豆瓣评分获得了极高的评价。X剧场的节奏更为稳重,但剧集较少,市场供应不足也是其短板。
相较之下,白夜剧场则在内容创作上突出差异化,强调社会问题与人性困境的结合。白夜剧场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本格推理或人物心理的剖析,更是从社会棱镜的角度,探讨现代法治与人性的复杂交织。通过这种深入的现实题材,《沙尘暴》成功将悬疑剧提升为具有深度的视听艺术品。
在风格审美上,白夜剧场也独树一帜,每一部剧都呈现了独特的视觉风格。《沙尘暴》让人联想到西北荒漠的粗犷,《边水往事》则充满了热带边境的炙热与躁动。
### 03
剧场竞争进入新阶段
如今,悬疑剧场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是爆款剧集的较量,而是剧场与剧场之间的“厂牌对决”。这一竞争模式要求平台不仅要有精品内容,更要在商业化运营上展现智慧。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重视流行IP的改编,像《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坏小孩》,《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的作品。而腾讯的X剧场更偏好经典长篇小说的改编,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
白夜剧场则注重选择有潜力的原创IP或基于真实社会事件的故事。比如《沙尘暴》便取材自真实案件,《边水往事》讲述的是原作者在缅北与毒贩生活的一年多经历,而《新生》则是基于一个真实的诈骗故事。
优酷在IP选择上不仅邀请了资深创作团队,还积极挖掘新人导演,给他们提供创作空间。这种长期合作模式,促进了白夜剧场内容的创新和突破。
在商业化运营方面,白夜剧场也做出了多项创新。通过剧前剧中剧尾的广告投放,以及明星口播、剧情植入等多元化的营销方式,白夜剧场在广告合作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比如,《白夜破晓》每集吸引了8个广告,证明了剧场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随着三大剧场逐步实现差异化竞争,国产悬疑剧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白夜剧场凭借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与商业化运作,已经在2024年展现出了行业领导者的潜力,未来更是充满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