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13到C4,王宁已接替任鲁豫首次主持季播文化节目,表现喜忧参半
从C13到C4,王宁已接替任鲁豫首次主持季播文化节目,表现喜忧参半
不知道大家看过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大型文化交流互鉴季播节目《遇鉴文明》第二季没?这是一档为推动中外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节目,保持第一季优势的基础上,第二季在制作棋式上有一些小的调整,总共邀请了全球近60位专家学者,参与节目录制。以保证节目输出观点,具有学术方面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观众更容易看懂。
《互鉴文明》第二季比如介绍玉的那期,涉及到红山文化玉猪龙、C形碧玉龙、良渚玉琮王等古代玉器,展现玉石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中华玉文化和玉雕艺术。第二季与第一季从主持人出场方式开始就变化了,由一路走着打招呼到坐着聊到结束,虽微不足道却一眼就被观众认出来了。第一季主要展现文化艺术类的交流,第二季侧重在文玩古董。
而两季《遇鉴文明》,最大的区别在于主持人调整,第一季由任鲁豫和鲁健轮流主持,第二季首主持人换成了央视新闻频道的王宁。这不仅是王宁在央视首次主持大型季播文化节目,也是首次亮相中文国际频道。从新闻评论到文化访谈,从《东方时空》到《遇鉴文明》,主持人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对王宁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以王宁过往在央视主持的经历,甚至更早前的北京卫视表现来看,主持《遇鉴文明》第二季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王宁主持的《面对面》《感动中国》等节目都是长盛不衰的经典,获得过媒体主持领域的“中国新闻奖”与“星光奖”,曾经是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冠军获得者,不仅有深厚的主持功底和文化品味,还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虽然央视已经培养出来了诸如撒贝宁、龙洋、王嘉宁、冯硕、王筱磊等文化类节目主持人,他们主持的文化类节目占据央视绝大部分频道。不过,随着近几年央视把重点放在文化类节目上面,说井喷也好、扎堆也好,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央视对于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需求越来越多。除了熟面孔,也有不少中途转型的主持人主持的文化节目。
比较典型的代表,像财经频道的陈伟鸿、中文国际频道的王端端、文艺节目中心的任鲁豫等,本来之前很多年都专注于财经、新闻、文艺类节目的主持,现在也逐渐尝试多方面发展,已经开始涉猎主持文化节目了。不过,各花入各眼,王宁主持《遇鉴文明》第二季,可能文玩不是她的强项,访谈有点浮于表面,状态明显没有主持《吾家吾国》好。
当然,王宁一身白色职业装,脖子上还不忘系一根飘带,妆发一如既往的干练清爽,主持过程中不拖泥带水,讲话干脆利落,把宁式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自从接班敬一丹主持《感动中国》以来,王宁在央视新闻频道出镜率大大提高。凡是央视新闻牵头制作的同类型活动晚会、发布仪式、最美××系列,王宁也都是主持人之一,搭档都是中生代主力军。
其实,《遇鉴文明》第二季,与《美美与共》多少有点相似之处,但王宁和龙洋呈现出来的状态,看起来又完全不同、自成一派,都有特定的收视群体。而与前任主持人任鲁豫比起来,王宁的主持明显占上风,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积累到的访谈节目经验,肯定会比专攻大型活动晚会,习惯于背台词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