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成节目组的“背锅侠”了?理想多美好,就有多残酷
如果要问95花中谁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赵露思无疑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名字。在《星汉灿烂》之后,她的颜值、口碑和时尚资源都达到了顶流水平,然而后续的发展却急转直下。
赵露思不仅拍摄了几部口碑不佳的作品,转型失败,而且在改变形象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演技的提升。这导致她在观众眼中的外貌和实力都大打折扣,身体状态也大不如从前,甚至一度患上抑郁症,停止了所有工作。本以为她复出是痛定思痛后的结果,但零片酬参加公益节目《小小的勇气》后,她的路人缘却彻底崩坏,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尽管有人认为这是赵露思的问题,但从客观角度看,她更像是节目的“背锅侠”,节目本身的问题才是引发舆论的关键。
《小小的勇气》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以公益为前提,让赵露思踏上一个充满治愈与关爱的旅程。然而,节目逐渐变味了。一方面,赵露思缺乏同理心,她在节目中表现出自己的脆弱,但这种“卖惨”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值一提。她与山区小朋友讨论艺术照,认为爬悬崖很“酷”,还质问非遗传承人不传手艺是“自私”,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她无法站在底层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节目的公益性质严重不足。公益项目应有明确目标,而不是让嘉宾随意走动,甚至花费大量镜头拍摄个人美照,让节目沦为明星秀场。尽管赵露思为当地捐赠了校服、修了路灯,但这些未在节目中体现,镜头中缺少公益宣传的痕迹。
国产公益综艺一直存在乱象,一些节目打着公益的幌子,实际上却以流量为主。例如《变形计》最初旨在对比山区与城市教育问题,但后来却沦为富二代出圈的跳板,忽略了山区孩子回家后的心理失衡。还有《极限挑战宝藏行》宣传西藏,却让嘉宾采摘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雪莲花”,虽然后来澄清是道具,但这种行为仍背离了环保目的。
要改变这种乱象,关键在于规范节目内容,明确公益的意义是让大众“看到”且“理解”,而不是“作秀”和“利用”。
公益没有明确标准,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有人可以捐出几百万,但如果是为了名声,是否值得称赞?有人只能捐出十元,但如果这是他的全部存款,这份奉献是否还能用“微薄”来形容?公益节目想要破局,关键在于展现诚意,让观众感受到真心。
陈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项目,他的综艺《行走的力量》曾被质疑是作秀,但主持人撒贝宁的一句话打破了尴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有人能从行走中获得面对人生的能量,也是一种意义。这才是公益节目的价值,能够呼吁更多人参与公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希望内娱的明星们在不了解民间疾苦、只是为了作秀的前提下,不要轻易参加公益节目。当一个人试图用做好事来获取利益时,出发点就走偏了,结果必然是步步错。公益项目不应成为谈资和炒作的方式,而是要在充分准备后出发,始终将救助对象放在第一位。
赵露思这次或许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小小的勇气》也将成为国产公益综艺的一个反例,或许这才是它播出后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