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盈利分析!肖战给投资方净赚了7000万左右
关于《射雕英雄传》究竟赚了还是赔了的问题,虽然有关于电影亏损的消息被证实是假新闻,但话题依然热度不减,特别是肖战的表现,让大家对这部影片的票房产生了更多讨论。下面我们来看看《射雕》到底是赚钱还是亏损。
首先,影片的拍摄成本高达两亿,宣发费大约五千万,总的制作成本差不多是两亿五。按目前票房分成2.36亿,再加上海外版权分成大约2000多万,这部分已经能够覆盖影片的总成本。而网络平台方面的收益也相当可观。据透露,10大平台的收益大约有6700万,这样粗略计算下来,《射雕》的纯利润到目前为止应该已经突破7000万。
其实《射雕》也不能说运气差,恰好碰上了黑马《哪吒》。影院为了抓住《哪吒》的流量,直接把黄金时段让给了它。毕竟,黄金场次才是最赚钱的时段,但流媒体的数据更令人震惊,十几家平台都创下了历史纪录。这说明,单靠粉丝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实际上大量的路人也被吸引了进来。
那么,为什么《射雕》在影院表现一般,网络播放却如此火爆呢?首先,影院自然不想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所以排片费多的电影往往会占据黄金时段,即便有些场次是空座,也能从排片费中赚取一定的收益。影院选择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确保收入,但这种行为对大局发展是不利的。毕竟谁都不能预测哪部电影会大爆,但排片费的收入是可以提前锁定的,所以很多电影商宁愿确保排片,也不愿冒险。
春节档的其他电影,比如《蛟龙行动》和《封神》,亏损更为惨重;而《熊出没》依靠系列作品的粉丝基础、《唐人街探案》则凭借前几部的成功和实力派演员的加持,基本保证了自己能勉强保本。春节档只有《哪吒》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最终获得了票房的主导地位。和影院方的合作实现了双赢。那么,究竟是谁在“围剿”《射雕》呢?是那些连自己都快保不住的影片,还是那些强撑着的影片,还是《哪吒》这种大爆之作?
其实,大家关心《射雕》赚不赚钱,都是杞人忧天。毕竟,如果真的亏损,制作方肯定会急得跳脚,而那些真正有底气的片商则会从容不迫地面带微笑,心里早有数,甚至还可以通过流媒体平台免费放送,吸引全国观众。那些着急的电影公司,才会在票房不理想时四处发声,显得很焦虑,甚至在路演采访中诉苦,态度失态。
如今,排片费已成为影院的最大收入来源,也是影院最看重的部分。毕竟谁能给得更多,谁就能占据黄金时段。所以,排片费背后不仅仅是恶性竞争,还涉及金融炒作,很多与电影制作无关的成本让电影市场更加寒冷。
从预售票房来看,我个人认为《射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以后可能很难再有电影超越它。半年过去了,之后的电影票房甚至没有它的预售成绩高。资本不是傻子,为什么会签订如此高额的排片协议?那是为了确保电影能够进入影院,保证票房收入,毕竟这种“金融手段”能够确保一定的市场份额。
对于《射雕》好不好看,见仁见智,各种评价都有,但我个人认为,影片在上映期间面临了异常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排片被压缩,黑水军攻击口碑,导致观影人数少,无法形成客观的评价。这种恶意的竞争环境显然对《射雕》影响较大。
最后,武侠电影目前处于低谷期,但如果没有肖战的参与,这部电影或许不会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和话题度。所以,看到《射雕》的成功,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愿意进入武侠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