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本土电影《英雄三元里》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

2025-04-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4月22日下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25粤影之光——中国·广东电影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办。本次推介会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广东省电影局、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

在作品推介环节,数十部优秀广东影片依次登台。介绍中,民族历史电影《英雄三元里》作为广东省重点项目题材得以展示,获得在场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该影片由中视金诺影视文化、广州群英荟萃文化传媒出品制作,经中宣部剧本策划规划中心座谈指导,以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武装、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攻占广州城,饱受鸦片侵害的百姓生活在至暗时刻。何玉成、韦绍光等人召集众乡百姓在三元古庙集合,不畏强暴,团结一致,抵抗外夷,保卫家园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作为聚焦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题材电影,其价值呈现在民族精神、历史叙事、文化传承、时代意义四个维度,将为观众呈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更为广东电影产业再添一部佳作。

该影片由优秀青年导演王一诺担任总制片人、编剧、导演,著名演员严屹宽领衔主演,王光辉友情出演,刘秋实、孙昊等青年演员主演。项目筹备一年多,历经数次采风和剧本打磨创作,于去年11月底正式开机,获得了广东省电影局、广州市委宣传部、白云区委宣传部,三元里街道办及佛山市、江门市、云浮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大力支持。

展开全文

电影《英雄三元里》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展现了百姓团结抗敌的壮丽场景。导演王一诺强调,影片用当代视角审视历史,试图探寻智慧,力求让观众在历史追溯中有新思考,引发对当代社会的深思。影片除再现历史事件外,恰当融合了广东粤剧、醒狮、岭南文化风貌等元素,力求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解读,增强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是广东丰富的地域特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让观众通过历史感受到岭南文化的力量。权威专家表示,该影片题材重大、情节跌宕,展现了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在当今影视市场中,弥足珍贵。

影片通过还原战斗场景,展现中国人民面对外敌时“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争精神,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形成精神脉络的延续,诠释反抗侵略的民族气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同时,影片以普通民众为主角,刻画他们在国难当头时自发组织、手持农具对抗英军的壮举,打破“英雄叙事=精英人物”的传统框架,凸显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这种“平民英雄主义”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底色,激发对平凡人身上家国情怀的共鸣。

导演王一诺在创作中注重“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既严格考证英军装备、清代服饰、岭南建筑等历史元素,又通过戏剧化手法制造人物冲突、群像塑造等增强故事张力,平衡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避免了历史电影的枯燥,让历史题材更具观赏性,助力年轻观众主动走近历史、理解历史。

影片力争还原被埋没的微观史实,填补银幕空白,通过三元里民众的抗争历程,隐喻团结协作的当代价值。全球化竞争加剧的今天,中华民族需延续“共御外侮”的精神传统,凝聚民族共识,应对国际挑战。因此,影片的历史镜像映照现实,具有文化传承和时代意义的双重维度,激发奋进力量。

据悉,《英雄三元里》正在后期制作中,计划2025年9月在全国院线上映,将制作中文版和粤语版,希望通过文化保真、市场细分、艺术增值的三重逻辑,实现历史叙事、地域文化与商业效益的平衡,为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多元化创作提供新范式,助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通过民族精神的激活、历史叙事的创新、文化传承的落地、时代议题的回应,形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影兴业”的叠加效应。作为广东重点影视项目,这种创作路径不仅为同类历史题材电影提供范本和勇气,更彰显电影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载体的深层功能,在银幕上构建民族精神的坐标系,在市场中探索传统历史文化的新生路,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可复制的创作范式,助力广州打造“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