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佩讲述《卧虎藏龙》主角换角风波,自己的艰难拍摄的过程

2025-04-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卧虎藏龙》在演员阵容上采用了“双生双旦”的安排,杨紫琼和周润发组成了一对搭档,章子怡与张震则是年轻的另一对。关于选角过程,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郑佩佩曾透露,李安导演最初考虑让李连杰出演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一角,但由于片酬未能达成一致,最终未能合作。

不过,李安导演后来澄清,李连杰当时正忙于陪妻子待产,无法接戏,才邀请了周润发。郑佩佩特别强调,周润发并非李安的“第二选择”。虽然李连杰的武打技巧无可挑剔,但周润发更符合李慕白的侠客形象。关于李安对周润发的态度,也曾有传言称他对周润发不满,但这些言论完全是空穴来风。事实上,李安对周润发非常宽容,甚至在练功时间上给予了特别照顾。

原本,李安要求所有演员必须提前两个月进组进行训练,否则就考虑换人,但由于周润发当时忙于《安娜与国王》的宣传工作,李安破例允许他稍晚一些进组。这一选择无疑显示了李安的大胆决策。正如他让以“侠女”形象著称的郑佩佩饰演反派角色一样,许多人对此表示不可思议。周润发此前几乎没有演过古装片,很多人担心他那高大的身形穿上清装会显得不协调。

展开全文

拍摄前,所有演员都需要进行武术训练。基础训练是一样的,但在兵器练习上,每个人的重点有所不同。周润发主要练习剑术,这与他饰演的正派大侠角色相符。章子怡虽然饰演的是玉娇龙,依然需要练剑,因为她的角色也具备大侠天赋。李安通过第一代侠女郑佩佩和第二代侠女杨紫琼,成功捧出了第三代侠女章子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女演员都具备舞蹈背景,章子怡凭借出色的肢体素质,剑术表演非常出色。杨紫琼则在片中挑战双刀,凭借丰富的武打经验轻松驾驭。郑佩佩饰演的反派碧眼狐狸,使用了一根设计别致的拐杖,既能当棍使用,也能变成利剑,甚至能释放毒气,堪比孙悟空的金箍棒,变化莫测。为此,郑佩佩每天都要练习棍法、太极剑和五指拳,这对已经年过五十的她来说非常不易。

张震的训练方式也颇为特别。导演要求他模仿虎步虎姿,还要模仿虎啸,这让他每次训练后大汗淋漓,活像只“汗虎”。李安称赞张震的体能,骑马的戏份只练了十次就能得心应手,这或许与他父母是体育老师有关。

这部影片的真正核心人物是年轻的女主角玉娇龙,她是郑佩佩的徒弟。这个角色在开拍前经历了不少波折,一度成为换角传闻的焦点。起初,舒淇被认为是首选,但由于档期问题无法参与。舒淇只留给了拍摄的时间,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前期的武术训练,这触及了李安导演的底线。

郑佩佩回忆,看到剧本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要是我年轻二十岁,这个角色非我莫属。”但最终,这个角色被章子怡拿下。李安选角的过程毫不容易,每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第一个进组训练的姑娘不到一个月就被淘汰,原因是体力跟不上。李安导演对训练要求非常严格,亲自监督,每个细节都不放过。那位被淘汰的姑娘曾表示:“我是演员,能演戏就行,打戏用替身。”这种态度在李安那里显然行不通。

关于章子怡的选角,也曾有传言称李安是为了张艺谋才选择了章子怡,但郑佩佩坚决否定了这种说法。她表示:“李导绝不是这种人。”事实上,章子怡的运气也的确令人艳羡。拍摄《卧虎藏龙》时,她仍然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已经成为两部大制作的女主角,合作的都是国际级导演。

李安要求章子怡进行封闭训练,从早到晚练习骑马、剑术、书法和礼仪,甚至要求她穿着花盆底走路。李安让她练字,目的不仅是为了练好字,而是磨练她的心性,培养一种沉稳的气质。影片中的反派角色碧眼狐狸虽然戏份不多,但李安却赋予了这个角色深度。他希望展现人物的复杂性,而非单纯的恶人形象。

郑佩佩至今记得第一次排练时的情形。李安给她一段对白,要求她用最生活化的语气来诠释最戏剧化的台词。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她的普通话不如章子怡的标准,但比起周润发和杨紫琼还是不错的。最困难的则是师徒对峙的戏份,郑佩佩为此揣摩了整整四个月。她与章子怡的对手戏排练,虽然身体贴得很近,但心理上始终隔着一层。

电影中的原著发生了重要改动,书中的碧眼狐狸只是玉娇龙的师娘,但在电影中她直接成为了玉娇龙的师父。这一变化让师徒关系更加复杂,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郑佩佩对这个情感复杂的角色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觉得这是一种由爱生恨的情感,像某些母亲将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女儿,当女儿不再受控时,恨意甚至会变得极端。

拍摄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最先拍摄的竟是杀青戏。郑佩佩在排练时眼泪汪汪,但在实拍时却哭不出来。直到拍章子怡的特写时,她突然进入了角色状态,情感也随之爆发。最后那场戏拍了整整一天,郑佩佩在片场寸步未离,直到完成最后一个镜头时,李安走过来紧紧抱住她,轻声说:“对,就是这样。”

郑佩佩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但她也明白,自己已经达到了李安所期望的艺术境界。这场戏之后,郑佩佩感到自己“老了许多”,而李安也同样经历了身心的双重挑战。实际上,这部电影耗尽的,不仅仅是演员的精力,还是创作者的心血。李安曾坦言,《卧虎藏龙》是他拍得最辛苦的一部电影。

在这部集结了中港台三地精英的影片中,导演不仅要协调不同文化背景的顶尖人才,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意见碰撞。这些精英演员虽然优秀,但彼此间的差异往往导致了摩擦。李安凭借超凡的定力,最终让一切都按他的方式顺利进行。

拍摄过程中,李安不断提醒演员们,打戏就像女性刺绣一样,尽管进度缓慢,但总有一天会完成。李安还特意拜访了各路武林高手,并邀请了许多武术名家进行指导。尽管他起初相信真功夫才是关键,然而拍摄过程中他意识到,实战武术和电影武打是两回事。李安通过这部电影深刻理解到:真功夫看起来像假打,而假打却能做出最具真实感的效果。

剧组在寒冷的北京为每位工作人员准备了温暖的羽绒服,而这不仅是为了保暖,还附有李安导演亲笔写的感谢信,表达对大家的感激与敬意。在拍摄的艰苦日子里,李安导演一直亲力亲为,不辞辛劳。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