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私生子的金敏喜,危险又迷人
甜美如毒药,品尝时如糖。
几天前,金敏喜又一次登上了热搜,这次的焦点是她成为了“私生子”母亲,而她的伴侣洪尚秀仍未与妻子离婚(尽管洪尚秀曾多次尝试离婚,但韩国法律规定,婚姻过错方无法单方面提出离婚,因而妻子一直拒绝,导致洪尚秀在法律上依旧是已婚状态)。2025年1月,金敏喜怀孕的消息曝光后,洪尚秀的妻子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完全不知情。
她的欢愉,便是另一位女性的痛苦,而这两者的痛苦都源自同一个男人。
洪尚秀与妻子自1985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妻子曾放弃了建筑学的名校学业,专心支持丈夫的导演事业,并承担起家庭的主要责任,包括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四年,直到她去世。就像《知否》里康姨父每次想要休掉“康姨妈”时,总会说:“要不是你为我父母守孝三年,我早就休了你。”照顾病人,艰辛众所周知,而她正是这个长时间守护的儿媳。
2015年,洪尚秀与金敏喜因共同拍摄电影《这时对,那时错》而相识,并迅速发展为婚外情。两人年龄差距达到22岁,金敏喜甚至比洪尚秀的女儿还大几岁。
2016年,洪尚秀首次向妻子提出离婚调解,但妻子拒绝接收文件,导致离婚程序停滞。韩国娱乐圈一片哗然,而金敏喜却公开回应洪尚秀妻子:“你为什么不看好你丈夫呢?”
金敏喜对这段关系几乎毫不避讳。她曾在柏林电影节领奖时公开表达对洪尚秀的爱:“我以你为荣,我爱你。”这种毫无掩饰的姿态,与东亚文化中女性对“第三者”身份的羞耻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将视角从原配转到金敏喜,虽然令人不值,但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与无畏。
因此,金敏喜遭到广告商解约和韩国公众的广泛抵制,成为韩国“最强小三儿”的代名词,几乎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谩骂声。而洪尚秀因妻子不愿离婚,遭曝光中断了女儿的留学费用,将资金用于支付金敏喜因丑闻所产生的违约金。
荣格曾说过:“如果父亲对家庭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他的爱(‘屋’)将延伸至子女(‘乌’)。男人若不再爱这个女人,大概也就不会再爱她所生的孩子。”
既然谈到金敏喜,她的“前男友们”便成了绕不开的话题,许多年青女性将她视为“女神”与“男神收割机”。她甚至在一次综艺节目中半开玩笑地说:“我想要的男人都会爱上我!”
2003-2006年,金敏喜曾与李政宰交往,李政宰曾因金敏喜而与相恋八年的女朋友分手。而现在,李政宰的现任女友是三星前老板娘,现任大象集团的老板。
2008-2010年,她与小鲜肉李洙赫交往,男方比她小六岁。偶尔尝试了些许年纪差异,还是觉得与势均力敌的关系更为合适。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还是她选择了大自己22岁的洪尚秀,究竟是为他帅,还是因为他的钱,还是他的“不洗澡”呢?对于金敏喜来说,我相信她爱上的是爱情本身,发现了这个男人不一样的一面。
也许,“禁果效应”能解释金敏喜的选择:越是禁忌的关系,越能激发她挑战的欲望。
荣格还说:“我们爱上一个人,其实爱上的是他身上的自己。”金敏喜或许找到了她与洪尚秀之间的共同之处,而他们也已经在一起十年了。
许多人喜欢她,是因为她在剧中出演了《小姐》中的角色。甚至有不少人因为这部剧改变了性向。剧中的金敏喜以“钓系美人”的气质颠覆了传统的性感定义——湿漉漉的眼神与淡漠的表情之间充满矛盾张力,既纯真又危险。而她本人也常素颜出镜,穿着简约,拒绝社交媒体互动。与名利场上的演员形象相对立,她显得神秘且引人入胜。
“在世上那么多女孩中,偏偏送给我淑姬。”这是朴赞郁导演的作品《小姐》中的经典台词。2016年5月14日,影片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并获得第37届韩国青龙奖最佳女主角金敏喜与最佳新人女演员金泰梨。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影片,更是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与对女性自由的呼唤。
“我搂住她,她把脸贴在我的胸口上,眼泪从她的眼睛里流下来;我吻她的脸、肩膀、沾着泪痕的手,啊,我跟她是多么不幸啊!我对她说:‘我爱她。’我心里怀着燃烧般的痛苦明白过来:所有那些妨碍我们相爱的东西是多么不必要,多么渺小,多么虚妄啊。到最后,我才明白:如果一个人在恋爱,那么他就应当根据比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与不幸、罪恶与美德更高、更重要的东西来考虑这份爱情,否则,就干脆什么也不考虑。”——契诃夫《关于爱情》
她美吗?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我们从她的角色中看到了自己。也因为爱屋及乌地喜欢她这个演员,她更擅长挖掘角色内心的复杂性,再配上她那张无害的脸,矛盾感让人被深深吸引。
她的孤独仿佛能穿透屏幕传递出来,夜晚,她独自徘徊在海边,海风拂过她的发丝,海浪拍打着她的双脚,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到深深的迷茫,而这恰恰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
在这个世界上,孤独才是常态,而金敏喜让这种孤独变得具象化、动态化。
她与洪尚秀的合作电影《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戏内外的交织使得金敏喜逐渐将角色的特质内化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她在现实生活中的钝感力,正如电影中角色对世俗评价的漠视——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种“自我预言”式的心理强化。
她不是原配,但作为女性,我仍然欣赏她。爱与恨,都是为了自己而做,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敢于与世界对抗。
她的自私,也让我们反思,谁又不想有那么一次,为自己而活的机会呢?毕竟,人生短短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