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娣结婚43年,拍戏的钱全部给丈夫,儿子却说她是家里最棒的人
在你继续阅读之前,记得点击“关注”按钮哦,方便你随时获取更多类似文章,同时也能参与讨论和分享,感谢大家的支持,它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
开头:尽管许娣在《我的前半生》和《我的后半生》中并非主角,但她的精湛演技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表现让人记忆犹新,哪怕不是女主,她依然是那道亮眼的风景线。
说到许娣,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妈妈专业户”,她演绎的母亲形象总是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层次感。不论是泼辣的母亲,还是温柔的母亲,她的角色总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然而,戏外的许娣似乎并不像她所塑造的母亲那样完美。她并不关心儿子,也不太管家庭的事务,但她的丈夫却一直默默包容她。
那么,许娣究竟是命运特别眷顾,还是有其他值得尊敬的地方呢?
当许娣参与《我的后半生》时,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对家庭的概念其实并不明确。她的前半生、后半生都几乎没涉及过家庭的管理。虽然许娣在演艺圈奋斗了大半辈子,但她对家人的关心,恐怕连丈夫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尽管如此,她的丈夫从未因此责怪她,反而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她。在每次接受采访时,丈夫都会满脸笑容地说,他为妻子的事业感到骄傲。夫妻俩的爱情,打破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她整整一辈子都是事业女强人,而他则甘愿做起了“家庭煮夫”,可两人却活得十分和谐。
其实,许娣不顾家这一点早在他们结婚时就显现出来了。刚结婚时,她告诉丈夫自己不想要孩子,认为这会影响事业。那时,许娣还没有正式进入演艺圈,而是在从事北京曲艺工作,这份工作需要她常年奔波,无法顾及家庭。然而,三年后,许娣意外怀孕。考虑到公婆的想法,她最终决定生下孩子。
可孩子出生后,照顾孩子成了大问题。许娣无法放弃事业,公婆又不愿意帮忙照看孩子。此时,丈夫挺身而出,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回归家庭,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从此,许娣便把家庭事务全交给丈夫处理。刚开始,公婆非常不满,觉得儿媳的事业心太强,根本不顾家庭。但看到许娣把所有收入交给丈夫处理后,公婆逐渐接受了这个安排,并认为丈夫照顾孩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许娣对事业的热爱,不仅仅因为她喜欢这份工作,还因为她想为家人争口气。她并非家中唯一的孩子,实际上是第二个女儿。从名字可以看出,父母非常希望有一个儿子。小时候,父母常在她耳边抱怨,说如果她是儿子,家里就不用生那么多女儿了。邻里之间也总拿她家的事开玩笑,认为他们总想要个儿子,却一直生女儿。在别人眼中,女儿最终会嫁出去,不如儿子那样能给家里带来荣耀。看着父母在外面抬不起头,许娣心里非常不满,决定一定要为父母争光。于是,初中时她便自告奋勇去报名了北京戏曲学院。由于父母对教育并不慷慨,许娣当时常常连饭钱都没有。幸好,班长看她可怜,主动和她一起吃饭。
许娣与俞建伟的关系堪称“欢喜冤家”。他们虽然互相吐槽,但彼此关心。两人最终被分配到同一个剧团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不过,考虑到经济因素,二人一直没考虑结婚。若不是父母催促,或许他们还会继续保持恋爱关系。
许娣在戏曲界的成就可谓显赫一时,尤其是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一剧中,凭借出色表现,她荣获了戏曲梅花奖,这一奖项是戏曲界的最高荣誉。80年代,她在一次表演中遇到了大师魏喜奎,这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曾与梅兰芳齐名,并且一生不收徒弟。然而,魏喜奎却看中了许娣的才华,邀请她成为自己的唯一弟子。
随着时间推移,许娣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表演事业,她希望通过演绎开创更广阔的天地,传播戏曲文化。为了追求事业,她的身体一度变得非常消瘦,甚至因为营养不良晕倒过几次。为了妻子的健康,丈夫开始研究营养餐,并坚持每天为她送餐。两人一直保持着“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模式,直到今天,丈夫依然为她提供支持与关爱。
许娣的儿子曾因母亲忽略家庭而有所埋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逐渐明白母亲的伟大,并开始把她当成榜样。如今,许娣依然在事业上奋斗,但随着儿子的成长,丈夫也能多些时间陪伴她,二人时常带着父母外出旅游,生活越来越和谐美满。别人看到她,都会羡慕她有这么一位优秀的母亲。
结语:许娣在家庭中承受的压力确实不小,作为母亲,她并没有能够照顾好儿子,曾因此遭到过儿子的埋怨。幸运的是,她有一个理解她的丈夫,能够调和家庭矛盾,让这个家保持着和谐与温暖。如今的许娣,幸福的生活依旧离不开丈夫的支持,她的事业虽然需要付出,但丈夫的陪伴才是她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