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艺谋的“2049”遇见海南自贸港的三亚,能成么?

2025-04-2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海口召开的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三亚成功签约了30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35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包含了张艺谋导演工作室与其合作伙伴瀚悦有限公司(香港)共同投资的名为“海棠2049”的大型剧场演艺主题项目。

虽然报道未透露“海棠2049”在整体350亿元总签约额中的具体占比,但毋庸置疑,张艺谋这一的金字招牌为三亚的文旅产业带来了重磅影响。

坦白说,近年来张艺谋的电影如果讨论口碑和票房,不少作品表现并不理想,他的艺术成就也难以再现《活着》《红高粱》时代的辉煌。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文化演艺领域,张艺谋的名字依旧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到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再到《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张艺谋团队在大型演艺项目方面的经验和成就,是国内其他导演难以企及的。

提到“2049”,不能不提及去年12月15日在澳门路氹·美高梅剧院首演的《澳门2049》。在短短80分钟内,该剧精彩呈现了西北花儿、蒙古呼麦、苗族古歌、京剧《三岔口》、北方秧歌、彝族彝声、中华舞狮、陕北说书等8种非遗,并巧妙结合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科技,为非遗赋予了新的演绎形式。

展开全文

那么,三亚的“海棠2049”能否顺利落地,又将呈现何种表现呢?三亚拥有发展文旅产业的天然优势,一个项目,在其他地方可能不被看好,放在三亚却可能就能焕发活力。曾几何时,海口的“印象海南岛”刚起步就黯然退场,反而三亚的千古情却始终盛行不衰,或许三亚丰富的游客资源为文化体验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当然,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型演艺项目需要巨大的投资和较长的回报周期,对于市场定位和运营能力的要求十分严格。澳门凭借发达的会展经济和博彩业支撑高端文化消费,而三亚则需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确保不沦为简单复制的文化快餐。

幸运的是,海南自贸港将在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文旅产业的升级势在必行。张艺谋的“海棠2049”在此时出现,或许正是一种机遇。如果能够实现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大导演的创意结合自贸港的活力,有可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三亚急需一款升级版的“千古情”,同样渴望能与“澳门2049”相匹敌的文化新体验,它所需要的,正是一个只属于自贸港时代的文化新IP。张艺谋能否重振雄风,“海棠2049”能否成为海南文旅的新标杆,未来将给出答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片海南自贸港的热土上,文化创意产业的春天才刚刚揭幕。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