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9》阵容大换血,沈腾贾玲缺席,三位新嘉宾加盟引热议
在浙江卫视的招商会上,导演吴彤一声“《王牌对王牌9》即将启动”,顿时点燃了全网的热烈期待。然而,背后的官宣却暗藏了观众对“原班人马”的集体焦虑——沈腾因《流浪地球3》全程缺席,贾玲仅以“飞行嘉宾”身份亮相,华晨宇因巡演或彻底“消失”,连关晓彤和宋亚轩的留守都被质疑成了“工具人”。
这档曾因“沈贾CP”横扫收视的国民综艺,正面临开播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随着灵魂人物的纷纷出走,吴彤的“情怀杀”还能收割多少观众的眼泪呢?
《王牌》的真正灵魂,从来不是那些无聊的游戏环节,而是沈腾和贾玲那种即兴互怼中迸发的喜剧火花。在第八季,贾玲因拍摄《热辣滚烫》缺席,沈腾孤军奋战,疲态暴露——他不得不依靠重复老梗来撑场,甚至自嘲“节目改名叫《沈腾受难记》算了”。
如今,传闻沈腾因档期冲突彻底退出,第九季更是贾玲在转型导演后的“飞行嘉宾”身份,二人合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更残酷的是,内娱再难找到能接住沈腾“无厘头式幽默”的搭档。沙溢的“老白式装傻”套路化,杨迪的“谐星努力”缺乏惊喜,连贾玲也因为形象转变,被质疑“不敢再扮丑”。
吴彤试图以“九人豪华阵容”来掩盖核心人物的流失,但观众早已洞悉:没有沈腾贾玲的《王牌》,就如同没有辣椒的火锅,再丰盛的配菜也缺乏味道。
从《王牌》到《萌探》,吴彤的创作路径几乎显得懒惰——通过经典IP的情怀杀来赚取中年观众的眼泪,依靠流量明星吸引粉丝,再用老套的游戏环节来填充时长。这一模式在第四季达到了巅峰:当97版《天龙八部》重聚,观众为“乔峰”黄日华一句“阿朱,我来了”泪洒屏幕;沈腾与贾玲的互怼更是引发全网玩梗。
然而到了第九季,情怀杀却变成了“狼来了”。去年《欢天喜地七仙女》的剧组重聚,预告片令人泪目,可正片却只是演员站桩聊天五分钟;《山河令》专场强行塞入《上错花轿》主题,遭到批评为“一锅乱炖”。
更令人失望的是,吴彤对商业植入的贪婪已无掩饰——某期节目,11个赞助商接连轰炸,沈腾甚至在表演中途硬插“上易车APP查新车价”的广告,观众纷纷怒斥“广告插播综艺”。
在老将纷纷离散的情况下,吴彤决定“以量取胜”,网传常驻嘉宾多达九人,新增宋茜、武艺、李川等新面孔。宋茜的唱跳实力毋庸置疑,但她在《花少6》中“较真式综艺感”与《王牌》的轻松氛围格格不入;武艺凭借《快男》一度翻红,但“社恐式接梗”屡次冷场;李川作为新人主持,控场能力远逊色于沈涛。
更为尴尬的是,节目组试图复制“宋亚轩模式”吸引年轻流量,却不慎陷入了“强捧遭天谴”的怪圈。第八季时代少年团全员登场,挤占张靓颖和汪苏泷的镜头,引发粉丝互撕,最终以张靓颖微博暗讽“雪花飘飘”收场。如果第九季继续强推新人,恐怕会重蹈覆辙。
贾玲的去留,或许是《王牌9》最大的变数。凭借《热辣滚烫》登顶全球票房女导演,她解散了团队,减少了曝光,甚至社交动态都透着“淡出江湖”的气息。此次网传她以飞行嘉宾身份回归,更像是对观众情怀的“礼貌性回应”,既保全了她“重情义”的人设,也为她的新导演作品《转年花开》预热。
但对《王牌》而言,这无疑是致命打击。贾玲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她能够将“自黑”转化为共情——被调侃体重时,她一句“我不是胖,是可爱到膨胀”消解了恶意;当表演失误时,她顺势摔倒,反而成就了经典笑点。如今,瘦身成功的她,是否还能放下“女神包袱”去打滚泥潭?答案或许藏在《王牌9》预告片的精修图中——路透照中,她妆容精致、身姿挺拔,和以往“穿着睡衣啃鸡腿”的贾玲判若两人。
《王牌》的衰落,实质上是内娱综艺黄金时代的终结。当观众已经厌倦了套路化游戏、煽情和广告轰炸,转向《种地吧》《戏剧新生活》等“反套路”综艺时,吴彤依旧固守着自己的舒适圈,用“情怀流量”的公式来计算收视率。
然而,真正的王牌,永远不是某个明星或IP,而是那些人之间的真诚。沈腾即兴调侃贾玲“你站那就是喜剧”,关晓彤被坑后的跺脚喊“你们欺负人”,华晨宇憋笑失败时的“开水壶式高音”——这些瞬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们真实得不像是演出来的。
当《王牌9》沦为资本博弈的提线木偶时,观众只能在热搜里怀念:“原来让我们笑出眼泪的,从来不是游戏,而是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