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唱作女歌手岑宁儿首张广东专辑面世 带你了解当中的主题与概念

2025-04-1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岑宁儿(Yoyo)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即便是本地的香港人也对她颇有几分印象。由于近年来她一直在台湾发展,且广东作品不多,大家对她的印象相对模糊。岑宁儿是香港艺人岑建勋和刘天兰的女儿,父母曾为刘美君和陈奕迅等天王担任演唱会音响及制作。她出生于香港,后来留学多伦多,曾在北京居住,并在台北扎根,经历了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后,她最终回到了家乡,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中那个大问题——“什么是家?”

尽管岑宁儿的作品大多与广东歌无关,但每当她参与的广东歌曲发布时,总会引起广泛关注与回响。比如2016年她与林二汶合唱的《银发白》、2018年的《尽力呼吸》,以及她个人创作的《途经北海道》和《仙乐飘飘处处闻》等作品。出道11年后,她终于将在今年推出第一张广东专辑。那么,作为这位回归香港的歌手,她究竟想要通过这张专辑传递什么信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创作理念吧!

### 1. 创作背景

这张专辑命名为《风的形状》,其主题贯穿了“什么是家?”这一命题,并延伸出“离家”、“想家”、“无家”和“回家”四个方向。每首歌分别讲述这四个主题,Yoyo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分享她与这些感受与态度的亲密联系。目前,专辑已推出两首歌曲,分别为同名主打歌《风的形状》和《勿念》。

展开全文

《风的形状》以陶笛开场,旋律轻柔、充满力量,仿佛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将情感自然地抬升。歌词简洁而有深意,歌者在俯瞰着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时,也在回望曾经坦然面对过的其他城市。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在为那些不舍离去又欲离开的人送上最温暖的拥抱。

### 2. 歌曲简介

#### 2.1. 《风的形状》

这首歌是Yoyo首次与林家谦合作,她坦言旋律部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她形容这首歌是Pop与Musical的完美融合,既耐听又含有低调的巧妙。录音过程中,Yoyo甚至要学习林家谦特有的Groove系统。虽然林家谦曾担心这种方式会限制演绎的自由度,但最终Yoyo决定保留原有的曲式,并在其中寻找自我空间,成功完成了录音。

歌词由陈咏谦主理,创作的灵感来自一个深夜的海边。陈咏谦之前已写过一两稿,但Yoyo觉得虽然主题契合,却缺乏某种气质,于是两人一同坐在海边,Yoyo分享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陈咏谦将这些情绪转化为歌词。

歌曲主题是“离家”,讲述了离开家乡时的复杂情感——是焦虑不安还是期待无限?对于曾经在不同地方流连的Yoyo来说,每一次的离开都带着一种渴望,想要在未知的路途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和梦想。歌词中提到:“换个比回忆广阔的视角”,在风起时,拥抱那条未知的旅程。尽管偶尔会迷失方向,但正如歌词所言:“凭什么你怯慌为明日沮丧”,这首歌没有明确的答案,却充满了祝福,告诉听众“依然有愿望”。不管选择是否正确,时间会给出答案,只要顺着内心的直觉走,便能找到平安。

#### 2.2. 《勿念》

与陈蕾的合作始于2025年,两人因为ChillClub的缘分而结识,组成了电玩队伍“锦田车队”。这次的合作也促成了《勿念》的诞生。旋律由两人共同创作,大部分灵感来自陈蕾的demo,但由于音调偏低,Yoyo对其中的一部分verse进行了修改。两位身处不同环境的创作者,交流着各自对“想家”之情的感受,最终共同创作出这首充满淡淡乡愁的歌曲。

歌词再次由陈咏谦负责。在填词之前,Yoyo写了三封信给他,信中表达了她的“想家”情感。她幻想着与久未谋面的朋友闲聊心事,陈咏谦将这些情绪转化为歌词。“怀疑沿途原来惯了错过那感觉”,在这段时间里,Yoyo也曾经历过孤单的时刻。曾有一天,当她独自坐在台湾的阳台,外面大雨滂沱,风开始刮起,这种天气让她思念起了香港,突然意识到,自己错过的或许是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错过了朋友需要时的陪伴。

这首歌充满了对过往离别的回忆与矛盾的情绪,歌词中提到“最近闭上眼睛有某个片刻我怕回忆稀薄”,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生怕久别之后一切会被遗忘。在这首歌中,Yoyo以沙哑的嗓音演绎,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她经历了多次别离后的情感累积。

歌曲的MV拍摄非常用心,共有四个版本,三个女主角分别代表Yoyo在信中想起的几位人物。

#### 2.3. 《勿念》 - 林嘉欣版本

在三位女主角中,林嘉欣的角色最接近Yoyo的情感,似乎可以解读为Yoyo写给自己的信。

#### 2.4. 《勿念》 - 韦罗莎版本

韦罗莎的角色代表了一个非常思念的人,但此刻她却已经身在月球,遥不可及。

#### 2.5. 《勿念》 - 钟说版本

钟说饰演的是那位曾与Yoyo亲近,如今却已失去联系的朋友。

### 总结

“家”究竟是什么?“家”在哪里?这个问题让许多在外工作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在异乡,我们到底是为了故乡,还是为了一个新的家?这些年,我们或许逐渐明白了那个老掉牙的道理——只要心中有“家”,哪里都可以是我们的家。真的,最终,我们都会再聚。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