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与大张伟史诗级会面!芒果台被骂上热搜!网友:吃相太难看
最近,网上的娱乐圈大事件可不容错过,那就是美国千万粉丝网红甲亢哥的中国之行。作为美国抽象派主播和说唱歌手,甲亢哥在YouTube上拥有将近4000万粉丝,以情绪高昂、表情夸张而闻名,给人一种“像得了甲亢”的感觉,因而被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作“甲亢哥”。
自从甲亢哥来到上海后,他与大张伟的会面频频成为话题。这两位堪称中美互联网上的嘴炮王者,一位是中国综艺的接梗王,另一位是欧美网红圈的狂热人物,本应是中西娱乐文化的精彩碰撞。但节目播出后,观众却反应强烈,批评声四起。大家原本期待两人能擦出火花,结果却呈现出广告植入过多、剧本化严重的尴尬场面。
回顾甲亢哥刚来中国时,他曾说自己最想见的人就是大张伟,而如今却以这种方式收场。网友纷纷涌向评论区,指责芒果台做得太过分。那么,这期节目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呢?
要理解这一切,首先得了解这两位主角在各自领域的特殊地位。大张伟起步于花儿乐队,《嘻唰唰》这首歌一度让他火遍全国,之后他又成为《百变大咖秀》的模仿天才,现在更是综艺界新梗制造的代名词。大张伟的幽默感独树一帜,散发着北京老式幽默的味道,看似懒散,其实每个眼神动作都透露着多年在娱乐圈的老辣。他能够精准地通过冒犯打破任何严肃气氛,正因如此,成为综艺节目导演眼中的“笑点制造机”。
与之对比,甲亢哥是另一极端,他以疯癫的形象和搞怪的表情俘获了大量粉丝。甲亢哥的一切反应都是即兴的,这种不做作的真实感让他在YouTube上成为顶级网红。其实,两人的相识颇为戏剧性,大张伟的《阳光彩虹小白马》里有一句歌词“内个内个内个内”,因为发音与英文中某个词极为相似,曾一度被甲亢哥误解为歧视黑人。误会解开后,甲亢哥对大张伟产生了兴趣,今年3月底,他终于来到上海,开启了他的中国之行。
甲亢哥通过镜头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他记录了上海的高楼大厦,也展示了北京的古建筑,他无形中成为了中国的宣传大使。随着热度的提升,甲亢哥与大张伟的见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粉丝们对这场跨国的会面充满期待。当芒果台宣布两位网红将在同一节目中亮相时,观众的期待更是达到了巅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大张伟如何用他的幽默化解甲亢哥的直率美式风格,期待一场精彩的即兴对决。
两位见面后,先是热情的拥抱,甲亢哥还用流利的中文大喊“我爱你!”,大张伟也用京片子回应:“您可算来了!”随后他们同台合唱了那首促成相识的《阳光彩虹小白马》。每次唱到歌词“内个”时,大张伟巧妙避开,这一小举动展现了他的高情商。
然而,紧接着的节目却让人大跌眼镜。整期节目被分割成生硬的游戏环节,而当甲亢哥因为语言不通而陷入困惑时,主持人却只顾着推进流程。无论是竹竿舞时甲亢哥的摔倒,还是“高山流行”的敬酒仪式,都显得过于刻意,并且夹杂了大量广告植入。这场综艺节目的失败不仅暴露了制作方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反映出网红经济与传统娱乐产业融合中的深层矛盾。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娱乐时代,节目组依赖流量叠加的思维,认为凭借大张伟的影响力和甲亢哥的国际知名度,这期节目一定能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然而,过度的广告植入反而激起了观众的反感,也让这次会面的本质——跨国文化交流——显得变得商业化、肤浅。
对于像大张伟和甲亢哥这样的综艺梗王,制作方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然互动的舞台,而不是强行推动预设的剧本。尽管这期节目取得了不错的播放量,甲亢哥的海外直播观看量也达到了千万级别,但网友们并不买账,纷纷批评芒果台的活动策划和执行问题,认为他们更关心商业推广,而非真正的文化交流。
未来,节目制作方如何在商业利益与文化输出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芒果台和整个娱乐行业亟待思考的课题。导演们应记住,在做综艺节目时,最重要的是留出即兴的空间。就像《快乐大本营》的前导演所说,他们最经典的片段往往来自台本外的30秒,因为最真实的笑点是无法由剧本设计出来的。
您怎么看这期节目?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