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杨在葆:36岁入狱,54岁娶小22岁娇妻,客厅仍挂前妻遗照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别忘了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就能持续收到类似的精彩内容,还可以便捷地与朋友讨论与分享您的观点哦!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源泉~
### 先说说前言:
2019年,厦门海峡大剧院迎来了第32届电影金鸡奖的颁奖盛典,而这次的重头戏无疑是——中国文联电影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的揭晓。
当主持人黄渤报出“杨在葆”这个名字时,整个会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舞台大幕缓缓拉开,一位84岁的老者,步伐从容,目光坚定,挺立在了全场观众的眼前。
此时,全体电影人起立,向这位电影界的老艺术家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掌声雷动。
杨在葆用一生的努力和成就,塑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硬汉形象”,他的职业生涯几乎见证了中国电影五十年的辉煌与沧桑。
在36岁时,杨在葆曾因故入狱,且在前妻去世后,他再婚娶了一位比自己小22岁的娇妻。而令人意外的是,外界对这一切竟没有产生任何违和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传奇影帝,硬汉代表——杨在葆的一生!
### 一切从宿州开始:
1935年,安徽宿州市一个普通家庭中,一位男婴呱呱坠地,父母为他取名杨在葆。
那时,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上,杨家生活艰难,家里七口人只能依靠父亲做枣糕生意维持生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杨在葆一岁时,父亲因病去世。
家中的顶梁柱突然倒下,年幼的杨在葆和母亲及其他兄弟姐妹只能依靠街头乞讨勉强度日。
在流浪的日子里,杨在葆偶然接触到地方的草台班子,舞台上惊艳的表演和动人的故事,让他心生向往,逐渐爱上了戏剧。
新中国成立后,局势逐步稳定,母亲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宿州老家。杨在葆也得以重返校园,虽然家境贫困,然而他心中对演艺事业的种子早已埋下。
他完成了小学学业,但家庭经济状况使得他无法继续上学,只能跟着木匠学徒。然而,已经是教师的大姐不愿让弟弟的学业半途而废,于是她出资支持杨在葆重返校园,而他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学校里,他踏实努力,参与了多次文艺汇演,逐渐在同学中小有名气。音乐老师认为他天赋出众,推荐他报考上海戏剧学院。
虽然学费高昂,家庭负担沉重,但大姐毫不犹豫地变卖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为杨在葆凑齐学费。即便如此,学费依然不足,杨在葆只得向当地政府申请贫困证明。
幸运的是,一位戏剧学院的老师看中了他的潜力,免除了他的学费,并每月给予生活补贴。
杨在葆珍惜这份帮助,刻苦学习,凭借卓越的表演才华,他在学院里始终名列前茅。
### 星光璀璨的电影之路:
1960年,杨在葆顺利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外形英俊坚毅,很快便被电影《红日》剧组选中,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也由此开始了“硬汉形象”的演绎生涯。
经过几年的演艺打拼,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专业演员。凭借在《年青的一代》中的精湛演技,杨在葆逐渐为全国观众所熟知。
然而,人生的风暴并没有远离他。
### 突如其来的噩耗:
1971年,杨在葆遭遇了不公正的陷害,因“违背人民意愿”被送入监狱。在36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杨在葆的事业被迫中断,陷入了长达四年的监禁生活。
尽管他不愿连累妻子,主动提出离婚,但妻子夏启英却坚定地拒绝了。在杨在葆最艰难的时光里,夏启英一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然而,命运的打击并未就此结束。
1976年,政治风波平息,杨在葆恢复了自由身,准备重返电影界。然而,妻子由于长期的劳累,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健康急剧恶化。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杨在葆几乎放弃了所有工作机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妻子的治疗和陪伴中。他誓言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治好妻子的病。
然而,尽管杨在葆倾尽全力,夏启英的病情依然不断恶化。最终,1983年,夏启英不幸离世。
杨在葆深感痛苦,他日夜守在妻子的坟前,无法自已。
### 爱与再婚:
经历了丧妻之痛的杨在葆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电影作品。
直到五十岁时,他遇到了陈丽明,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尽管两人相差22岁,杨在葆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不安。然而,陈丽明对他表达了真挚的爱慕,并表示自己爱的是这个有责任感、深情的男人,而非他的名气和地位。
经过四年的等待,两人再次在电影《双雄会》剧组相遇,陈丽明再次表明了心意。杨在葆终于被打动,但提出了一个要求:婚后,客厅必须放一张妻子夏启英的照片。
陈丽明理解并答应了这个请求。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陈丽明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照顾杨在葆的老母亲。
然而,不幸的消息再次降临。1996年,杨在葆的儿子杨冶天也患上了尿毒症。面对这一打击,杨在葆决定无论如何要挽救儿子的生命。
幸运的是,这次命运并未继续捉弄他,儿子在积极治疗下成功痊愈。
### 总结:
牢狱之灾、丧妻之痛、晚年儿子患病……杨在葆的一生充满了艰难与挑战。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困境,这位银幕硬汉始终不低头。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泰斗,杨在葆不仅在荧幕上是一位硬汉,生活中,他更是坚韧不拔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