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玥:《以美之名》为医美正名,姚晨贾静雯向“颜值即正义”说不

2025-04-1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电视剧《以美之名》并非单纯沉迷于“焦虑营销”,而是从深刻的思辨视角探讨了美的真谛。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整形整的不是脸,而是心”“医生最好的脸面是把病看好”,精准地戳中了社会对容貌的执念。

在如今的“颜值即正义”潮流下,这部都市剧《以美之名》大胆揭示了长期被忽视的医美整形行业,以冷峻的笔触切入,成为今年春季荧屏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由李少飞执导,姚晨、贾静雯等明星主演,这部剧集凭借“首部医美行业剧”的标签引发广泛讨论,但它并非停留在猎奇层面,而是通过现实主义的视角,剖析了行业背后隐藏的伦理困境和人性温度。

行业的双重性:《以美之名》通过女性视角打破了常规标签

该剧的叙事核心,是医美行业在医学伦理与商业利益之间的撕裂。剧情中,黑诊所的“美容贷”陷阱、过度整容引发的毁容风险,以及网络暴力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都被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例如,方婷面临“保命还是换脸”的艰难抉择,深刻揭示了医疗决策的复杂性。

然而,剧集的另一面则展示了高难度修复手术所带来的生命尊严的守护,例如家暴受害者的疤痕修复,凸显了医疗技术的人文价值。

这些情节并非虚构。剧组历时七年,深入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进行调研,收集了上百例真实案例,并邀请了亚洲首例换脸手术的主刀医生郭树忠等专家全程指导,从手术细节到伦理争议都力求还原真实。

与传统的男性主导医疗剧不同,《以美之名》通过双女主设定重新定义了职场女性角色。姚晨饰演的乔杨是坚持原则的“毒舌技术派”,贾静雯饰演的周静雯则是精通市场规则的整形专家。两人从医科大学的竞争宿敌,到共同对抗黑医美乱象的战友,关系的转变打破了女性“温柔隐忍”的固有印象。剧中的多次交锋不仅展示了专业上的碰撞,也隐喻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争取话语权的艰辛。这种“强强对抗”的设定呈现了女性如何通过专业实力突破性别界限,而非依赖情感化的叙事方式。

祛魅之美:从容貌焦虑到自我和解

剧集没有沉迷于制造焦虑,而是以思辨的姿态探索了美的真谛。金句“整形整的不是脸,而是心”“医生最好的脸面是把病看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对容貌的集体迷思。

通过家暴受害者修复疤痕反遭网暴,先天缺陷患者渴望过上正常生活等故事,剧集升华了“美是自发需求还是社会规训”的思考。美不仅是被定义的,而是通过与自己的和解。这样的价值观与当前审美多元化的趋势产生共鸣,传达了“女性不仅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定义者”的立场。

展开全文

医疗伦理的探讨则是剧集的另一层深度。医生在治疗方案上时常处于冒进与保守之间的艰难抉择,而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医学安全也常常相互博弈。例如,乔杨选择为患者实施高风险全切手术,却因流程问题被默默降级,咨询团队在商业与医德之间摇摆不定。这些情节折射出医疗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当技术成为商品时,医生该如何坚守初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李滨曾评价该剧为“医美行业40年来首部正剧”,认为它既揭露行业乱象,也彰显了医生的高尚医德与人文关怀。

《以美之名》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医美这一切入点,反映出当代社会对美的渴望与焦虑。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行业真相和人性故事,激发了观众对于医疗伦理、女性成长和审美标准的深层思考。在医美话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时,这样的作品或许正是一次社会共识重塑的启蒙之旅。

作者:赵玥

图片:网络图

编辑:小开

责任编辑:李纬

栏目主编:朱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