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伊健颠覆形象:80后青春终结

2025-04-1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郑伊健的新电影《久别·重逢》,主要是从两性心理的角度切入的。(郑伊健回归之作:两性心理学经典之作)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它是郑伊健迄今为止表现最为出色的作品。虽然在内地的票房仅有可怜的100多万(但在香港却获得了1000多万票房,并且获得了七项金像奖提名),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艺术上的成就。郑伊健的演技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细腻、精准、感人。而他未能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我真是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个明显的失误。(回想起《九龙冰室》,当年他凭此片获得金马影帝提名)

上一篇文章的篇幅较长,今天我想用较少的文字来“怀旧”。《久别·重逢》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还激发了我一些额外的感触:

在电影中,郑伊健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已经过气的音乐人,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无法再去爱的男人(当然,在影片的结尾,夏文萱帮助他找回了爱的能力,最终获得了心灵的救赎)——这无疑是他在影坛上最具“颠覆性”的形象。曾几何时,他可是那个最帅、最阳光、最会爱的男人。

展开全文

对于80后影迷来说,郑伊健是仅次于,甚至不输四大天王的“情圣”,这一切都来自他银幕上的形象。

他曾经是那位唱着《甘心替代你》,在生死边缘依旧执着的“小结巴”;

他是风度翩翩、温柔内敛的聂风,在面对曾经背叛自己的孔慈时,硬生生压抑着心头的痛,低声问她:“你有没有爱过我?”;

他是那个因为妻子洁瑜的死而痛悟的华英雄,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连累子女,毅然选择销声匿迹,隐姓埋名;

他也是《蜀山传》中的玄天宗,在看到爱人孤月大师的瓷娃娃般的面容一点点碎裂时,他的心也随之破碎。

即使到了2010年的《飞砂风中转》,郑伊健虽不再那么执着于去爱,但他依然保持着“自爱”——与《久别·重逢》中的角色完全不同,因为他在片中彻底否定了整个人生。

总的来说,郑伊健以往塑造的角色深情、内敛、坚毅,肩负责任,信守承诺,且他那飘逸的长发和英俊的外表为其带来了无数粉丝。这些角色大多出自漫画英雄或武侠电影,这也让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说到银幕之外,稍长一些年纪的观众或许记得“梁咏琪与邵美琪”的八卦。对于是谁对谁错,我并不关心,因为感情这东西,往往是难以捉摸的。我只知道:梁咏琪和邵美琪,都不是简单的女人。

当年邵美琪因传闻流产而消瘦,郑伊健站出来为她辩解:“如果要找话题,就说我做了不正当的事也行,但我最讨厌别人乱写我女朋友。”——敢当众说出这种话的男人,不容易不让人钦佩。

然而,两人因聚少离多而渐行渐远。当这段长达七年的感情结束时,郑伊健将价值4000万港币的房产赠送给了邵美琪(这在如今的社会,对女性而言,这样的关怀实在太重要了……)。尽管邵美琪感到伤心,但她对于郑伊健并没有太多怨言,认同了“缘分已尽”这一事实。

对于这类情感事件,我一直认为:爱情中的“变心”是可以接受的,关键在于变心后,你如何看待和评价你的前任。如果遇到那些总是贬低前任的人,最好赶紧离开。

2013年,当郑伊健选择蒙嘉慧作为他的终身伴侣时,梁咏琪和邵美琪第一时间向他送上了祝福——能做到如此,作为男人,简直没有什么可以再要求的了。

郑伊健,无论是女性喜爱,还是男性羡慕,的确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最红的华语男星之一。我曾经也很喜欢他。想想看,哪个青春期的男生没看过《古惑仔》,又有哪个男生不想像郑伊健一样“酷”、一样受女孩喜欢呢?

当然,现在回头看,那都是些青涩的想法……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漫画脸”已经变成了年近六旬的“大叔”,而那些曾经的少男少女,也都步入了中年。

在我看《久别·重逢》之前,仅凭剧情简介,我就大概能猜到电影的走向和主题,但我没想到它会如此“狠”:

开场就给我们两个“半死不活”的人。第一个镜头是病床上,郑伊健满脸颓废,目光涣散,他对医生说道:“随便吧。”那时,曾经的“英雄”不想活了——

你能想象吗?那可是曾经唱出“英雄路远掌声近,莫问苍生问星辰”的男人;

他关心的应该是“平地一声惹风云,谁是结局谁是因”;

他说的是“门外雪,各自扫,难道会更好?”;

他叹的是“人未老,爱易老,离别却太早”……

这曾经的银幕英雄,怎么会变得如此对生活绝望呢?实在让人唏嘘。

不过,你不必误解,《久别·重逢》其实是一部非常治愈的电影。它并不消极,电影的核心主题是:如何在人生漫长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

我只是在说,这次郑伊健饰演的角色,与他以往那些“情深义重、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这部电影展示了他最脆弱甚至最自私的一面。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如今57岁的郑伊健,早已过气,票房也和他的角色一样“无人问津”,通过这部电影,他告诉我们:即便青春不再,也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惊喜,努力重新找回那颗少年心。

就像回头看《风云雄霸天下》或《中华英雄》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特效武侠大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东西:它们“幼稚”是“幼稚”了些,但现在的电影做不到的有两点:

首先是流畅的叙事和节奏感。其实,一个剧组是否做好全盘考虑,对电影的叙事质量至关重要。如今,很多电影的期待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只是看是否能拍出“文艺气息”来。

其次是演员的情感投入与真诚度。不论是《风云》、《中华英雄》还是《古惑仔》,这些都是漫画,漫画世界相较真实世界,简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很难做到。创造一个正邪分明、简化且提纯的人性,且让观众信服,这其实是非常难的。

但郑伊健、郭富城、杨恭如、千叶真一等演员们,正是有这样的能力,让你完全相信这个世界,信任片中人物的情感。即便它们“幼稚”或者“不现实”,他们演绎得却像是完全真实的;而如今许多现实题材的作品,演员的表现却显得如此虚假,仿佛是在做作。

就像《风云》中那些经典的场景,现在几乎没有演员能做到那种真实感了,甚至剧本一出来,演员们可能会直接质疑:“这是什么鬼……”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