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善良的大春死得最无辜?导演这个有深意的安排是最大亮点
在《黄雀》这部作品的结尾,许多角色都领了饭盒。然而,如果要说谁死得最无辜,那无疑是大春!尽管阿兰和财神的死非常惨烈,但他们起了背叛之心,才最终被灭口。而李红旗的死亡虽然让人心痛,但他的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死亡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大,属于常规。而大春则不同,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一个善举,结果把自己的一生过得如此悲催。
大春住在忠兴小渔村,是个残疾人,虽然有语言障碍,但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过得并不艰苦。父亲每天出海打渔,他则在渔店帮忙。直到1990年的某一天,父亲未归,大春等来了小春的出现。
小春也是个残疾儿童,父母已去世,与爷爷一起生活。由于生活困窘,小春每天捡破烂维持生计,渐渐地开始偷窃来补贴家用,结果不小心被抓,脸上挨了一顿毒打。恰巧路过的大春见状出手相救,但他并不知道,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两人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依赖对方的兄弟,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情同手足。
在小春的引导下,大春也学会了偷窃,两人的配合默契十足,长达十年几乎未被抓获。然而,他们并不像佛爷那样专门针对大宗生意,只是为了糊口,生活并不富裕。后来小春来到了荔城,第一件事就是想给好朋友马明珠买部新手机,但几千块的价格让他感到负担。大春见状,不惜偷了一部手机,硬是让小春送给了马明珠。
大春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小春,尽力满足小春的愿望,哪怕这些愿望涉及违法乱纪。正是这种无底线的善良,慢慢让大春偏离了正确的道路,走向了无法回头的深渊。
在一次行动中,他们的目标恰巧是佛爷的妻子。虽然并没有成功,但在慌乱中,大春捡到了一只发夹,并一直保留着。再次遇到佛爷的妻子时,大春打算将发夹还给她,可命运却再次捉弄了他。佛爷误以为大春是有不轨之心,便决定除掉他。不久后,大春就在大桥旁被广告牌砸死,四眼形容他死得快,连眼睛都没来得及闭。
大春的悲惨一生就此结束。本来他可以在渔村过上平凡安稳的生活,但因一次出手救助小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死于非命。而导演的安排虽然看似残酷,但却充满深意:大春的善良毋庸置疑,但他也毫无底线,甚至几乎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收养了小春后,他不仅没能帮助小春回归正道,反而因小春的存在把自己拉入了深渊。
要知道,大春比小春年长几岁。小春当初不过是个瘦弱的孩子,因饥饿才偷了钱。在大春救了小春后,如果他能稍加引导,两人应该能够相互扶持,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然而,大春不仅没有把小春引向正确的方向,反而被小春拖向了深渊。从这个细节可见,大春缺乏主见,甚至连一个几岁的小孩都不如。最终,他的悲剧令人同情,但也令人愤怒。
而大春的死并非故事的终结。正是他的死,牵动了何小竹和小春的命运,最终何小竹和雀仔死于互相残杀,小春也因报复性杀人受到了应有的刑罚。
在荔城火车站的扒手团伙中,大小春的团队无疑是最善良的。导演通过这个安排,警示观众:善良并非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好人的唯一标准,拥有底线才是关键。大春虽然从头到尾都表现出善良,但他并不能算是好人;而何小竹和小春虽然并非坏人,却缺乏底线。没有底线的善良,最终只能带来悲剧。
大春的结局揭示了《黄雀》最为深刻的主题,也成了作品最具意义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