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蔡澜:家财散尽,已安排后事,61段情史无儿女,活一天是一天
“赚了一辈子的钱,不花就更冤枉了,这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83岁的蔡澜在妻子去世后,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将所有房产和收藏的古董卖掉,选择住进香港最豪华的酒店,每月花费高达50万港币,开始了他独特的养老生活。而这一切,可能和他没有儿女有很大关系。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作为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节目主持人以及商人,他的身份可以说多得数不胜数。在香港文化圈里,他和金庸、黄霑、倪匡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食神”。
在事业上,蔡澜的成就同样辉煌。他曾是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的荣誉主席,还担任《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给很多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年轻时,他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华。14岁时,他便开始通过写影评赚稿费,16岁便成为邵氏驻日经理,并监制了成龙主演的经典电影《快餐车》和《福星高照》。他曾说过,拍电影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赚钱,而他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在电影行业打下了一片天。
1989年,蔡澜与黄霑、倪匡一起主持的《今夜不设防》节目一度红遍香港,这个大胆创新的节目将夜总会的玩笑话搬上电视,明星们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私密,正因如此,节目非常受欢迎。
而在感情生活方面,蔡澜的经历也同样丰富。年轻时,他交往过61个女朋友,并且每年更换一个。母亲催促他结婚时,他曾带着四个女朋友一起站在母亲面前,让她挑选。最终,母亲选中了来自台北的方琼文,两人结婚后,蔡澜将婚姻看作是丈夫的承诺,但爱情却是自由的。于是,他们决定不生孩子。蔡澜曾透露,年轻时他曾养死过一笼麻雀,觉得自己还没有成熟,不适合养育孩子。妻子方琼文擅长做饭且不干涉他的生活,蔡澜评价她“爱吃、会做、不管我”,两人相处得非常和谐。
说到蔡澜的生活观,他对钱有着豁达的看法,他认为钱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赚了钱就该花,还坚持“赚100花50”的原则。他鄙视那些守财奴,笑话他们“赚100花20”,认为生活的乐趣在于享受,而不仅仅是赚钱。
在吃的方面,蔡澜更是执着。他说,“吃,是抵抗虚无的唯一方式”。为了找到正宗的越南河粉,他不惜跑遍世界,最终在澳洲找到了那熟悉的味道。蔡澜对美食的直率与执着让人佩服。即使在品尝金庸小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这道菜后,他也毫不犹豫地表示难吃。
他的人生信条是活得痛快,死也从容,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过,但却总是充满对明天的期待。蔡澜觉得,遗憾说出来也没有用,不如再享受一碗黄泥螺。他认为,人要好好活一次,真正活过了,才不怕死。对于自己,他已经活得够本,什么时候走都无所谓。
然而,命运的打击还是降临了。2023年,他的妻子不幸摔倒去世,这对蔡澜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在救妻子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摔断了股骨,需要植入钢板。经历这些痛苦后,蔡澜做出了一些令人意外的决定。他卖掉了南洋的房产,处理了所有珍藏的字画和古董,唯一留下的是他半生珍藏的普洱茶,随后搬到了香港维港旁的豪华酒店。
现在,蔡澜的养老生活过得独特而自在。他组建了一个由八人组成的团队,专门为他打理日常起居。秘书负责安排事务,护士关注他的健康,按摩师则帮助他舒缓身体的疲劳。尽管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每月开销超过50万港币,但蔡澜认为这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适的必要开销。
每天,他从品尝一壶珍藏了50年的普洱茶开始,悠闲地度过新的一天。时而打打游戏,时而与朋友们聚会品酒、尝新菜。如果有人劝他早睡早起,他总是回怼说没人能管得了他,依旧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他也早早安排好了身后事,在新加坡购买了骨灰龛位。对于网友的关切,他总是微笑着幽默回应:“我可能比大家活得更久”。这份豁达的心态让人感到钦佩。
蔡澜用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却依旧期待明天,这种从容与洒脱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虽然他的一些做法引起了网友的争议,但更多的人理解并尊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蔡澜的生活教会大家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在2025年3月,蔡澜又遭遇了弟弟蔡萱病逝的打击。蔡萱是新加坡著名的电影监制,兄弟情深,但由于蔡澜的健康状况,他或许无法前往新加坡送别弟弟。即便遭受如此打击,蔡澜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随性和坦然,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精彩的晚年篇章。
**参考资料:**
本人微博——
现代——
**免责声明:** 本账号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或互联网,如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部分内容经过润色,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