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嘴瓢女王”龙洋,是如何用10年时间逆袭成“央视一姐”的?

2025-04-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2025年春晚零点钟声敲响时,龙洋站在任鲁豫和撒贝宁中间,以核心站位完成新年祝福——这是她连续4年登上春晚,也是首次占据C位,而在5年前,这个位置还属于董卿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36岁的湖南妹子,是如何用10年时间完成从南京台记者到“央视一姐”的逆袭的。

龙洋的职业生涯始终伴随着“嘴瓢”争议。

2015年空降财经频道,靠《第一时间》的邻家姐姐形象圈粉,2025年空降《中国诗词大会》接棒董卿,被骂“德不配位”却带火节目年轻观众 。

2025春晚,把“祝福大家”说成“祝福大位”,热搜挂了一天。2023诗词大会,将“李白乘舟将欲行”接成“忽闻岸上踏歌声”,被批文化底蕴不足 。

2024财经峰会,误把GDP增速“5.2%”报成“2.5%”,急得导播切画面救场。

她直播时把“央视网”说成“央视碗”,315晚会嘴瓢重录3次,却依旧稳坐当家花旦宝座 。

“错字女王”是业务翻车,还是真实人设?。

但吊诡的是,这些失误反而让她更“出圈”。有观众直言,看她主持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错在哪,但就是真实得可爱。

这种“不完美”背后藏着央视的流量密码。

相比董卿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龙洋的网感段子更讨新时代网友欢心。

她在《诗词大会》穿插网络热梗,把“仰天大笑出门去”解读成“古代版说走就走的旅行” 。

从财经播报到综艺主持,再到《巅峰时刻》制片人,央视需要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六边形战士”

2025年《主持人大赛》中,她以评委身份调侃选手,“错别字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讨论你。这句话被解读为央视对新传播逻辑的妥协 。

2015年央视招新时,她交的不是正经简历,而是一段模仿金星脱口秀的自我推介视频。

正是这份“不守规矩”,让她成为财经频道首个玩转新媒体语态的主持人 。

面对接棒董卿的质疑,她在《诗词大会》故意穿牛仔裤上台,我不是来复刻经典的,是来和00后交朋友的。这种“去权威化”策略,反而让节目抖音播放量暴涨300% 。

龙洋的C位之路,折射出央视的三大转向,不再追求零失误的“专业主播”,撒贝宁搞笑、朱广权押韵、龙洋嘴瓢,反而构成新时代的“人味矩阵” 。

她同时出现在财经频道《巅峰时刻》和综艺频道《黄金100秒》,打破传统主持人的领域壁垒 。

36岁单身、没房没车的“月光族”人设,反而成为年轻职场人的共鸣点。她在采访中自嘲,我的银行卡余额和诗词储备量成反比。

观众分裂,要“神仙姐姐”还是“接地气闺蜜”?关于龙洋的争议两极分化。

董卿像博物馆里的青花瓷,龙洋是便利店里的气泡水。90后观众“央视门槛越来越低,错别字都能当一姐?70后观众“看她主持像追剧,永远猜不到下一集剧情。

而央视用收视数据说话,《诗词大会》95后观众占比从董卿时期的12%升至38%。她主持的晚会微博话题阅读量平均超5亿,是同期其他主持人的2倍 。

结语

2025年的央视演播厅里,龙洋正在为《中国诗词大会》新季录制开场VCR。

当她第3次把“春风得意马蹄疾”说成“马蹄铁”时,导演却笑着喊“过!这个错版片段,早已成为节目组预埋的流量炸弹。

或许正如她在《主持人大赛》当评委时所说:“这个时代不需要完美的偶像,需要的是敢把脆弱当武器的真人。”

当36岁的龙洋穿着帆布鞋站在春晚C位,她颠覆的不仅是主持人的标准,更是一场关于媒体权威与大众审美的博弈。

至于观众是爱她的鲜活,还是恨她的不完美,答案早已写在每一条热搜弹幕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