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開》感動澳門

2025-04-05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3月8日,澳門葡京人英皇戲院迎來了來自雪域的音樂紀錄片《次第花開》的首映,揭開了該片在澳門的上映序幕,這也讓澳門成為香港以外的首個公映地區。這部電影講述了尼泊爾女尼瓊英卓瑪(Ani Choying Drolma)出家後,通過梵唄歌聲改變當地貧困女孩命運的故事,同時也呈現她如何與過去自我和解的過程。瓊英卓瑪的自我救贖與對抗命運的堅持,使她獲得了廣泛的喜愛,並踏上了非凡的生命旅程。

影片被譽為尼泊爾的《音樂之聲》,利用來自喜馬拉雅的天籟音符,述說愛、勇氣與寬恕的故事,並描繪了這位世界知名的“搖滾女尼”瓊英卓瑪的傳奇人生。它不僅深入展現了女性成長的心路歷程,也宏觀地呈現了女性群像。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紀錄了瓊英卓瑪在加德滿都的成長過程。她年輕時為了逃脫與母親相似的命運,選擇剃發出家,並在寺廟中學會了唱歌。她的天籟歌聲無意中改變了她的命運,並開啟了她不斷踏遍全球的旅程。她的巡演所得,幫助創辦了聖度母女童學校,讓曾經遭遇不幸的尼泊爾女孩重獲希望。瓊英卓瑪也一直在世界舞台上為女性權益發聲,屢次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贏得了無數讚譽。

然而,心中仍有一絲陰霾未曾消散,那便是與已故父親的“和解”。因此,她踏上了尋根之旅,前往中國青海玉樹,去尋找自己的根源並解開心中的束縛。

該片在2023年斬獲了華沙國際電影節的“最佳亞太電影獎”與“觀眾最喜愛紀錄片獎”,同年還榮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的“最佳紀錄長篇”和“最佳音樂音響獎”。中國紀錄片學院頒獎時對影片的評價頗高:“瓊英卓瑪的吟唱與吉他聲交織,讓人忘卻一切塵世煩憂。她唱的禪歌無我之境,傳達著對家庭、寬恕和自由的理解。她和片中的女孩們就像苦難中盛放的無上菩提花,在勇氣的滋養下閃耀綻放。”

影片於2024年3月受邀作為尼泊爾國際電影節開幕片,在加德滿都上映,並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在觀看後連續發文推介,並引用片尾的藏族諺語:“若吾言所夢,君或忘之;若吾行其夢,君或記之;若吾邀君共襄此夢,則此夢為君夢焉。”

2024年11月30日,《次第花開》在香港首映,觀眾給予了影片4.9的高分,反響熱烈。有觀眾甚至特意從外地飛來香港,只為觀看這部電影。票房爆滿,導致影院加場,並且這部影片成為香港英皇戲院的駐場紀錄片,將持續放映至2025年底。

該片由兩位女性導演林芬和白杉聯手執導,製作上由已故的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司徒兆敦和中國紀錄片導演周兵擔任監製,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導演楊紫燁則擔任顧問。製作團隊為了真實呈現瓊英卓瑪的故事,歷時九年,跟隨她走訪了八個國家和地區,十多個城市,終於將這個感人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2025年3月8日,這部音樂紀錄片在澳門的首場放映引發觀眾的高度關注,作為一部小成本的獨立電影,並未有專業的宣發團隊支持,但憑藉觀眾的口碑相傳,首兩場即售罄。

導演林芬和白杉也特地來到澳門與觀眾面對面交流,分享影片的創作歷程。她們表示:“紀錄片有自己的生命。我們希望給這個生命時間,讓它自然生長。”

林芬回憶道,早在2012年,她就與阿尼(瓊英卓瑪)相識,當時在香港城市大學工作。她記得第一次看到阿尼創辦的學校時,儘管環境艱苦,卻總能感受到一種溫暖的力量,這讓她深深感興趣,並決定拍攝關於阿尼的紀錄片。

白杉也談到,最初只打算拍攝一部短片,但在尼泊爾大地震後,看到學校裡的小女孩們依然充滿希望和夢想,這讓她們的拍攝動力不斷增強。這些小女尼在瓊英卓瑪的身上看到了“她”力量,這也激發了她們對生命的信心和未來的期望。

影片最終呈現了瓊英卓瑪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無數女孩命運的過程,她的故事像火炬一樣照亮了大家的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