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血亏5亿,乌尔善发文遭抵制,第三部或难再见
3月31日,乌尔善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下映,意味着该片不再延长上映时间。乌尔善在发文中表达了对观众的感激之情,称:
“今天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影院上映的最后一天,衷心感谢每一位观众朋友。封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经典神话之一,能够通过电影这种方式让这个流传三千年的故事再次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既是我和团队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自影片上映以来,关于《封神二》的讨论无论是对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还是视效效果,我都仔细阅读每一条反馈。感谢你们的每一份鼓励与批评,我将铭记在心。感谢所有支持《封神三部曲》的观众朋友们,电影的精彩因你们而完整,期待未来再次与你们相见。”
然而,面对即将下映的现实,分析发现这是权衡利弊后的决策。3月31日为电影的最后上映日时,其排片比例仅为0.8%,票房收入仅为9.97万元,远低于其巨大的制作成本。即使片方再次花费费用延长上映,面对新片的冲击,票房几乎没有增长的空间。比起如此选择,提前下映并尽早将影片推出视频平台,或许能以更好的价格卖出版权。
截至影片下映,《封神2》最终票房收入为12.25亿元,片方的分账收入为4.24亿元,依然巨亏超过5亿元。对此,电影的投资成本远远超出了常人预料,涉及《封神三部曲》的制作始于2014年。经过了长达四年的筹备工作,2018年9月5日正式在青岛东方影都开机拍摄。当时,制片人杜杨曾表示:“五年,1800天,经历了无数的选择和挑战,终于,我们走上了这条最难的路。”这也意味着,从一开始,《封神三部曲》的制作就由北京文化主投,且制作时就已经规划了五年之久。
这一系列电影的制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尝试。据灯光指导透露,电影剧组曾在东方影都搭建大规模的场景,甚至栽种了大量的树木。原本设想拍摄树林的外景,但乌尔善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觉得效果不佳,最终将这些栽种的树木搬入影棚。仅前期的灯光测试就花费了剧组超过两千万,而整个拍摄过程的资金消耗也达到了惊人的数字。
电影的制作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需要精细的管理。在《封神三部曲》的剧组中,超过千人的庞大团队每天都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日程。剧组的工作人员被安排朝九晚五地工作,餐食则由大食堂提供,每一天都如流水账般花钱。长时间的培训、场景搭建、特效制作等环节,均需要大量投入。制作方曾透露,《封神三部曲》的总投资高达30亿元,是《流浪地球》的10倍,相当于每一部影片的制作成本都超过了10亿元。而《封神2》的分账票房为4.24亿元,距离回本的10亿元目标相差5.76亿元,显然是巨大的亏损。
不过,这个30亿元的数字是一个预估值,实际制作过程中可能是分期追加资金的。考虑到当时北京文化的强势地位,他们不可能一次性支付30亿元的费用,而是分几轮进行投资。《封神三部曲》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拍摄,并分期制作,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后期制作的成本也水涨船高。因此,《封神2》在一些特效上的不足,特别是殷郊法相的效果,显然表明后期资金并不充裕,否则按照乌尔善的要求和标准,效果应该更加完美。
尽管第二部遭遇亏损,《封神三部曲》依旧有翻身的机会。最终票房的失利并非《封神2》最严重的问题,最让人担忧的是这部电影没有为第三部的上映打下良好的基础,观众的口碑已然破裂,《封神3》上映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乌尔善的发文后,评论区的声音几乎全是调侃与批评。有评论写道:“别再祸害中国电影了。”还有人表示:“《封神二》让我感觉你和你的团队不懂中华文化。”更有观众言辞激烈地表示:“我对《封神一》的喜爱与对《封神二》的讨厌成正比。”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连乌尔善的声誉也因这部电影受到了严重打击。
目前,片方身处两难境地。《封神3》已经拍完,但要选择是否上映。若不上映,三部曲将因缺乏终章显得不完整;但若上映,后期制作又将耗费巨额成本,且第三部的票房能否回本仍是未知数。如果片方认为风险太大,资金投入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而从目前的票房情况来看,第三部的风险显然无法忽视。
在这种境地中,观众的宽容可能成为《封神三部曲》的唯一希望。若能在未来,观众给予更多信心,也许乌尔善能够完成第三部的制作,为三部曲带来一个圆满的结局。毕竟,能看到《封神3》总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