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偶元年”险变“灾年”,“待爆剧们”到底哪里做错了?
2025年被许多人认为是“现偶元年”,因为这一年涌现出了多部备受期待的现偶剧作品,大家都希望它们能带动内地娱乐圈重新崛起,振兴日渐低迷的现偶市场。然而,随着一季度《白色橄榄树》《难哄》《滤镜》《爱你》《嘘,国王在冬眠》等“潜力股”纷纷上线,它们的表现却远未达到观众预期,似乎一场“现偶元年”正在变成“现偶灾年”。观众们不禁要问,这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剧集,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了找出答案,南都记者深入采访了业内的资深编剧和制片人,试图揭开背后的谜团——是因为价值观落后?剧本的改编让人失望?制作方审美低迷?明星中心制拖了团队的后腿?还是炒CP炒得失控了?幕后工作人员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自去年各大平台公布2025年待播剧单后,“现偶元年或将到来”的话题便持续热议。春节后,《白色橄榄树》《难哄》《滤镜》《爱你》《嘘,国王在冬眠》等剧集相继上线,观众们的期待值一度攀升至巅峰。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失望的,这些剧集并未达到观众的预期,所谓的“现偶元年”不仅开局不利,甚至出现了“降级”的趋势。
**价值观过时:00后已经清醒,行业却未觉醒**
翻看这几部备受瞩目的现偶剧,几乎每一部的评论区都有观众提出了问题。《白色橄榄树》《嘘,国王在冬眠》被批改编过度,情感部分有些“疼痛文学”气息;《难哄》过于强调女主的“苦情”削弱了人物光彩;《滤镜》则在多处展现出对女性的不友好;《爱你》的画面和剧情,倒更像是“滤镜”本身……这些问题正好触碰了当今观众的“雷区”。
编剧小风直言:“现在的作品根本跟不上观众观念的变化速度。”她表示,“如今的观众看现偶剧可不再单纯是为了看帅哥美女、谈恋爱那么简单。站在今天的时间线上回看曾经的爆款剧集,很多经典作品已经让今天的观众‘无法直视’。”回顾那些曾经被视为经典的现偶剧,如《命中注定我爱你》《天国的嫁衣》,如今都被重新审视,变得饱受争议。曾经的“霸总文学”如《流星花园》《千山暮雪》中的强迫性行为和冷暴力,如今都被认为是可以持续挨骂的“毒害三观”的表现。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细节开始被严格审视,这也对影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风进一步分析:“虽然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但仍有一些剧集未能及时警醒自己。以《难哄》为例,剧集初期争议主要集中在女主被男性骚扰过多,虽然剧方想要呈现女性的困境,但却因过于频繁的描写而削弱了合理性,观众因此关注到了女主缺乏独立反抗意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落后意识尤其集中在男性导演主导的团队。近年来,不少现偶剧暴露出与时代脱节的局限性,甚至形成了一种“有问题的现象”。这些问题在《难哄》《滤镜》等剧集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导致许多观众质疑它们未能跟上时代步伐。
**制作质量乏力:谁该为此“背锅”?**
制片人乔子表示:“影视公司在现偶剧开题时的确非常艰难。过去的时代,爆款几乎依赖于BE美学和霸总文学,但这种红利期已经过去。现在的观众更加疲于现实,需要治愈力,甜宠剧愈发流行。”然而,即使是之前受人追捧的“顾漫”IP,也已达到天花板,难以超越。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尝试以奇幻题材打破困局,本土市场的创新也在进行,但目前制作方尚未找到明确的解决方案。
现偶剧目前面临严重的同质化困境,尤其是在短剧横行的背景下,现偶长剧几乎无法找到新的突破口。乔子解释道:“短剧的快速生产和轻松情节让观众获得了满足感,而现偶长剧却往往因缺乏惊喜而陷入窘境。虽然古偶剧有时代感和历史局限作为掩护,但现偶剧由于贴近现实,要求更高,制作团队的审美、创作能力和三观都需要更高标准。”
**明星效应的弊端:CP炒作的破裂**
偶像剧的核心之一就是“嗑CP”,然而今年许多观众表示:“CP都快嗑不动了。”这对现偶剧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观众最无法忍受的是“换乘恋爱”,即内娱的顶级艺人频繁更换合作搭档,导致审美疲劳。演员的高频出现并未带来新的表现,只让观众感到索然无味。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CP感不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变成了“炒作CP”的手段,失去了当初的真情实感。
更严重的是“饭圈化”现象愈演愈烈,粉丝们甚至开始进行CP之间的比较,支持自己的偶像而贬低其他搭档,这使得“CP”这一最初的情感载体彻底被商业化和消费化。制片人乔子无奈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短视频和宣传推广层层推进,‘炒CP’已经成为制作方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但这也让行业陷入了困境。”
**结语:回归内容质量,变革迫在眉睫**
业内普遍认为,现偶剧的内容质量亟需回归初心。近期,有传闻称某平台将减少16集以上剧集的制作,针对弃剧率高、剧情拖沓、内容冗长等问题进行优化,这也反映出观众希望行业回归到内容质量的真正核心。在剧集市场面临变革的当下,如何突破瓶颈,提升现偶剧的质量和深度,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