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怎么判断,涂磊这么说

2025-04-0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天伦之旅》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美国家庭亲情电影,主角弗克兰是一位年迈的父亲,他和妻子共同抚育了四个子女,妻子在世的时候,当父亲弗兰克拨通电话,听到的永远是「我很好,一切都好」,在妻子去世后的八个月里,由于弗兰克总觉得和儿女们的关系渐行渐远,于是,他决定一一造访他们。

没想到这次的突然造访,却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撒了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大女儿,其实正在闹离婚;一直自称是乐队指挥的大儿子只是普通鼓手;“舞蹈家”小女儿早就不跳舞了,而是一名单身妈妈;让他骄傲的画家小儿子不知去向。

《天伦之旅》似乎只讲述了弗克兰一家的亲情故事,但这部美国电影却在豆瓣被标上8.6分的高分,写满了「这演的就是我家」的评论。

报喜不报忧,早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常态。孩子们之所以向父母报喜不报忧,是不想让父母担心,不希望将父母置于担忧、焦虑又无能为力的情境中,但知名主持人涂磊却表示,“报喜不报忧是儿女的常态,却是亲子关系的病态!”

为什么说“报喜不报忧”是一种病态亲子关系?

《天伦之旅》里,小女儿就曾对父亲解释,为什么母亲去世后,孩子们似乎对父亲疏远了:弗兰克望子成龙,总是大谈自己的付出和期望,这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他们害怕父亲失望,什么都不敢对他吐露,而去世的妈妈却善于倾听和理解。

其实,“报喜不报忧”的萌芽始于父母给的“巨大压力”,也始于子女最初提出的求助没有得到回应,没有得到满足。长期下来,子女就对父母的期望值越来越低,慢慢地子女就对父母丧失了求助的念头,丧失了求助的欲望,孩子们慢慢就养成了“凡事自己硬抗”的心态。

凡事自己硬抗、报喜不报忧……这些举动看起了很让人感动,也让人感觉孩子很懂事,但是实质上是子女与父母的心越来越疏远了。

尽管“报喜不报忧”本意是好的,但如果孩子开始“报喜不报忧”,那么父母就要反思一下,亲子关系是不是出现了某些裂痕,是不是也需要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更多关爱,就像涂磊说的那样,能够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子女才是好子女,那么能够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父母也才是好父母!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