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与情感波动》《创新不足》《偶剧如何突围中年危机?》
2025年被广泛认为是现偶剧的“大年”。今年的市场动态,尤其是从二月开始,形成了一幅行业试图重拾该类型热度的缩影。现偶剧在多个平台纷纷亮相、几乎每个平台都有重磅项目的景象,显示出行业的努力。然而,当前的播出效果却给这种决心打上了问号。
针对这一现象,娱乐此前发布了文章《现偶「现形记」》,从内容层面探讨了现偶剧的价值观问题;本文则从今年现偶剧集中的聚集趋势出发,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行业动态。
从《嘘,国王在冬眠》到《难哄》《爱你》《滤镜》,再到《树下有片红房子》等口碑作品,各平台的重点项目充分展现了近年来行业的转向与探索,这些作品的表现也反映了现偶剧创作的一些新思路。能否挽回市场颓势,现偶剧能否成为“救市”之力,关键在于它们如何解决一系列问题。
新变化与新问题
春季档现偶剧的集中上线,显现出平台间的默契。一般认为,春季是长视频的淡季,观众主要以上班族为主,适合播出职业剧或都市爱情剧。因此,这一季以都市爱情为主的现偶剧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从春节后的《白色橄榄树》《树下有片红房子》到《漫城》,再到之后三大平台的“二字”重点项目《难哄》《滤镜》《爱你》,以及近期播出的《嘘,国王在冬眠》,显现出一种集中发力的态势,旨在挽回现偶剧在市场上的冷淡局面。
展开全文行业对于现偶剧的忧虑,来源于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题材逐渐失去了制造爆款的能力。制片人老许分析认为,近年《我的人间烟火》《以爱为营》等头部现偶剧争议不断,致使2024年整个行业陷入了市场危机,长剧集受众流失,缺乏爆款内容。现偶剧生态逐步缩水,平台急于恢复其影响力。
从具体项目的表现来看,虽然有了某些进展,尤其是在内容层面,一些作品的制作得到了好评。例如,《滤镜》和《树下有片红房子》在题材创新上得到了认可,豆瓣评分分别为7.3和7.8,属于近年来现偶剧中的少数亮点;《难哄》和《爱你》在视听质感和氛围感的营造上也获得了较好的反馈。
不过,尽管如此,现偶剧是否解决了“爆款难”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比如,《难哄》虽然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但其最终的播放量与典型的爆款标准仍有一定差距,而《爱你》《滤镜》也未能突破千万级的热播期数据。总体来看,这些现偶剧的口碑和热度之间依然存在脱节,表明现偶剧并未能真正打开广泛观众市场,仍局限于少数深度用户的喜好。
中年危机
现偶剧如今面临着创作上的“中年危机”,尤其在内容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之下,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期望逐渐提高,这给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华语偶像剧带来了巨大挑战。影视策划人曹璐指出,现偶剧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掉队,古偶在创新方面走得更远,而现偶剧的情节和模式往往局限于甜宠和恋爱故事,这让现偶剧逐渐陷入了无效创新的困境。
从制作和市场反馈来看,现偶剧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其创作难度增大的原因之一。制片人老许分析道,现偶剧通常难以像古偶那样容易让观众代入角色。观众对于职场、事件设定的合理性要求更高,而现偶剧往往依赖于情感铺垫和“撒糖”情节,容易让人产生“出戏”的感觉。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观众对于剧集故事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很多观众回过头来看过去的爆款剧,往往会觉得其中的情节和情感过于狗血和浮夸,这也是现偶剧越来越难以满足的挑战。
探索中的突破
尽管现偶剧面临诸多挑战,但平台方面并未轻易放弃这一类型。今年,行业储备的现偶剧项目已经超过30部,其中不乏《枭起青壤》《许我耀眼》《焕羽》《骄阳似我》《樱桃琥珀》等大项目。此外,去年开始,花生等头部平台纷纷加入现偶剧的阵营,未来的项目供给极为丰富。
在平台的推动下,现偶剧仍然在探索多元化的创新方向。例如,《滤镜》融合了软科幻与喜剧元素,《焕羽》将校园青春和悬疑元素结合,尝试突破传统现偶剧的创作模式。此外,主角的身份设定也开始出现新鲜感,如《白色橄榄树》的战地记者和《爱你》的中医酒店经理,这些都带来了新类型的探索。
然而,这些创新尝试的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对于现偶剧来说,最需要改变的是观众对于这一类型的固有印象。过去的甜宠爱情剧可能早已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现偶剧若要重获新生,必须在角色设定和情感表达上更具独立性和生活化,找到更契合现代观众的需求。
综上所述,现偶剧依然在寻找新的突破点。尽管目前的市场环境充满挑战,行业依然在努力调整创作策略,希望能让这一传统类型焕发新生,重回热度之巅。